新秋霁夜有清境,穷襜病容无佳期。
生公把经向石说,而我对月须人为。
独行独坐亦独酌,独玩独吟还独悲。
古称独坐与独立,若比群居终校奇。
新秋霁夜有清境,穷襜病容无佳期。
生公把经向石说,而我对月须人为。
独行独坐亦独酌,独玩独吟还独悲。
古称独坐与独立,若比群居终校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我的高洁情怀。开篇"新秋霁夜有清境,穷襜病容无佳期"两句,通过对新秋初夜的描写和个人身体状况的反映,表现了作者在宁静夜晚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清新之美,但自身却因病痛而无法尽情享受这份美好。紧接着"生公把经向石说,而我对月须人为"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面对月亮时所体会到的寂寞与孤独。
随后的"独行独坐亦独酌,独玩独吟还独悲"四字,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孤独自享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些行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精神态度。这一种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追求的一种精神理想,即通过个人内在的修养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足与宁静。
末尾"古称独坐与独立,若比群居终校奇"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这种孤独生活状态的进一步评价。他认为,与众人相聚相比之下,这种独处的生活方式更显得珍贵和难能可贵。这里所谓的"古称",可能指的是先贤遗训或历史上的智者们对于独立不群的赞誉。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强调了自己选择的价值和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深刻的生活哲理,展现了一个文人的高洁情操与精神追求,是一篇探讨个人内在世界与外部自然之间关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