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易虽难老,艰难亦备更。
高官谁不死,厚德是平生。
曾负阿衡鼎,仍调傅说羹。
须知夷险异,高卧看南行。
乐易虽难老,艰难亦备更。
高官谁不死,厚德是平生。
曾负阿衡鼎,仍调傅说羹。
须知夷险异,高卧看南行。
这首挽歌词以沉稳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乐易虽难老,艰难亦备更”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不易与复杂,无论是乐还是易,都难以避免岁月的侵蚀与生活的挑战。这种对人生常态的描述,既蕴含了对逝者一生经历的概括,也暗含了对生命的普遍感慨。
接下来的“高官谁不死,厚德是平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高官显赫的地位并不能保证永生,唯有深厚的品德才能伴随一生。这里不仅是对逝者的赞美,也是对品德价值的深刻肯定,强调了人格魅力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曾负阿衡鼎,仍调傅说羹”则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逝者卓越的才能与贡献。阿衡鼎与傅说羹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高官与厨师,暗示逝者不仅在政治上有过人之才,还可能在其他领域有着非凡的成就。这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富。
最后,“须知夷险异,高卧看南行”则表达了对逝者从容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的赞赏。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如同高卧山林,静观世事变迁。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是对逝者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词通过对逝者一生的回顾与评价,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传递了对人生智慧与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功名与品德的独到见解。
昨日游善卷,已谓天下无山川。
今游张公洞,千惊万怪疑为梦。
嗟我壮心欲与山争雄,大肆笔力天无功。
乃今欲著一语不可得,始知天地之胜唯有兹山钟。
我昔探禹穴,又曾蹑武夷。
武夷峻削禹穴古,那如此洞幽而奇。
张道陵,奈尔何,何年到此骑青骡?
我今呼尔问踪迹,尔去人间尔谁识。
丹垆无火石床寒,唯有空山万拳石。
万拳之石何累累,幻形变态将胡为?
造物无以显灵异,故此剧戏令人疑。
山灵欲甗甗不得,天公为之驱霹雳。
一斧势破神鬼愁,遂令万古青霞坼。
巨阙前开后通窦,暗中一线青天漏。
离奇诡怪万状陈,宝藏龙宫与天斗。
两崖欹仄愁攀援,侧身却走脚在肩。
欹乱撑拄,把炬自照行难前。
石色黝然堆古漆,腻滑十步九步失。
乍惊堕落千仞坑,又诧飞腾九天窟。
燎灭灯昏只尺迷,万转千盘无路出。
丹砂夜照鬼灯红,自有乾坤无白日。
划然一隙通天明,罗列万户排层城。
顿足大叫舌不缩,是谁槌碎琼楼倾。
长廊飞来驾巨壑,修檐掀突欹朱楹。
横撑直竖互纠结,缠绵杂沓皆相成。
玉柱堕地不到尺,瑶栋插天悬半壁。
寂若闲门闭落花,闹如绮户迎仙客。
险逼重关镇华夷,严同帅府森戈戟。
石乳绿结千年苔,又如五色莲花开。
佛手拿云不可摘,玉芽迸笋何人栽。
蜂房簇拥参差向,短者五尺长者丈。
低张白玉云母屏,高搴素锦芙蓉嶂。
盘盂积水寒玉膏,掬之洗眼明秋毫。
恨无金丹炼紫石,出门空叹朱颜凋。吁嗟乎!
平生之性嗜登陟,兹游信足偿吾癖。
一挂万漏不敢辞,聊著狂言作游籍。
只恐五岳之高徒在青云中,猛然欲去无长风。
不如坐石投壶唤玉女,把酒一醉酬张公。
《游张公洞》【明·沈明臣】昨日游善卷,已谓天下无山川。今游张公洞,千惊万怪疑为梦。嗟我壮心欲与山争雄,大肆笔力天无功。乃今欲著一语不可得,始知天地之胜唯有兹山钟。我昔探禹穴,又曾蹑武夷。武夷峻削禹穴古,那如此洞幽而奇。张道陵,奈尔何,何年到此骑青骡?我今呼尔问踪迹,尔去人间尔谁识。丹垆无火石床寒,唯有空山万拳石。万拳之石何累累,幻形变态将胡为?造物无以显灵异,故此剧戏令人疑。山灵欲甗甗不得,天公为之驱霹雳。一斧势破神鬼愁,遂令万古青霞坼。巨阙前开后通窦,暗中一线青天漏。离奇诡怪万状陈,宝藏龙宫与天斗。两崖欹仄愁攀援,侧身却走脚在肩。欹乱撑拄,把炬自照行难前。石色黝然堆古漆,腻滑十步九步失。乍惊堕落千仞坑,又诧飞腾九天窟。燎灭灯昏只尺迷,万转千盘无路出。丹砂夜照鬼灯红,自有乾坤无白日。划然一隙通天明,罗列万户排层城。顿足大叫舌不缩,是谁槌碎琼楼倾。长廊飞来驾巨壑,修檐掀突欹朱楹。横撑直竖互纠结,缠绵杂沓皆相成。玉柱堕地不到尺,瑶栋插天悬半壁。寂若闲门闭落花,闹如绮户迎仙客。险逼重关镇华夷,严同帅府森戈戟。石乳绿结千年苔,又如五色莲花开。佛手拿云不可摘,玉芽迸笋何人栽。蜂房簇拥参差向,短者五尺长者丈。低张白玉云母屏,高搴素锦芙蓉嶂。盘盂积水寒玉膏,掬之洗眼明秋毫。恨无金丹炼紫石,出门空叹朱颜凋。吁嗟乎!平生之性嗜登陟,兹游信足偿吾癖。一挂万漏不敢辞,聊著狂言作游籍。只恐五岳之高徒在青云中,猛然欲去无长风。不如坐石投壶唤玉女,把酒一醉酬张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52Drs9vm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