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缝人》
《赠缝人》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传来家法远,妙在自通方。

到处逢僧说,前年离帝乡。

腰围怜我瘦,舞袖为谁长。

不用悬牌额,兰深路有香。

(0)
鉴赏

这首诗《赠缝人》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缝纫技艺的赞美与对缝人的深情厚谊。诗中不仅展现了缝纫技艺的高超与独特之处,还蕴含了对缝人生活境遇的关怀与理解。

首句“传来家法远,妙在自通方”,开篇即点明了缝纫技艺的传承与独特性,强调了其源自家族的传统,且这种技艺的精妙之处在于自我领悟与实践。这不仅是对缝纫技艺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缝人对于这份技艺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接着,“到处逢僧说,前年离帝乡”两句,通过叙述缝人在不同场合与僧人交谈的经历,以及他去年离开京城的故事,展现了缝人的广泛社交网络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这里不仅提到了地理上的移动,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变化。

“腰围怜我瘦,舞袖为谁长”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缝人的关心与理解。缝人通过观察和感知,能够体恤他人的情感状态,如对“我”的身体消瘦表示同情,同时也能感受到“舞袖”的象征意义——它可能代表了某种形式的欢乐或自由,但在这里却以疑问的形式提出,暗示了缝人对“为谁长”的思考,或许是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或是对个人价值的反思。

最后,“不用悬牌额,兰深路有香”一句,以自然界的兰花比喻缝人的技艺与人格魅力,暗示了缝人的技艺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与感染。兰花的香气象征着缝人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即使不需悬挂招牌,其影响力也能通过周围环境的改变而被感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缝人技艺、生活经历、情感关怀及人格魅力的描绘,展现了对缝人这一职业的尊重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度的洞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秋风八章留别·其三

价人特达侍亲藩,天子今尤重弟昆。

龙涧猿岩初不远,禁门旁即大梁园。

(0)

晓月秋河研歌

桐崖尝云有研癖,端溪老坑目所击。

冥搜隐索七百年,宋氏以还岁刳剔。

澒洞或讶海穴穿,嵻崀真疑坤轴坼。

粤中曾见鸠役夫,翻车数十兼渴乌。

洪涛逆吸骇波走,潜虬伏蟒号乾枯。

阴森窟穴裁得罅,坚椎利凿凌空下。

神物可抉不可期,千金一片宁论价。

此石何年出坑水,白日尘沙埋韨底。

眼中取舍亦有时,爱汝莹然含妙理。

璘璘霦霦翡翠斑,碧月细晕层波閒。

峥峥嵘嵘老蛟骨,抚之荡之若无物。

德苞贞介品正方,宝华黯澹腾古光。

书生得此骄气张,山鬼不敢嗤空囊。

呜乎石君石君聊字汝,昔者桐崖今化土。

人閒茫茫争璞鼠,倘逢陵阳致辛苦。

(0)

送别周西穆南归武林四截句·其三

板拍清词下浊醅,昔年怀抱得君开。

曾看雷雨秋灯碧,似有荆高侠魄来。

(0)

山居杂咏五首·其二

半尺青溪水,沧浪或在兹。

草香回蛱蝶,沙迥宿鸬鹚。

白发悔他日,清流信此时。

虚舟吾意得,飘荡更何之。

(0)

伏波将军庙

戚畹能将阃外安,轻装薏苡载归鞍。

即今遗庙存封守,竟作云台画里看。

(0)

忆旧八首·其二

吾慕魏阶平,为人忠且诚。

论文备今古,琢句含精英。

焦尾琴堪听,磨云月更明。

前途良未艾,何以老诸生。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