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红篝凉似水,相偎靠、玲珑莫比。
斑竹无尘,疏篁偏瘦,小鸭中间睡。
纵向彤奁多转徙,也只在、帘前被底。
绣幔萦时,锦鞋阁处,往事难提起。
一架红篝凉似水,相偎靠、玲珑莫比。
斑竹无尘,疏篁偏瘦,小鸭中间睡。
纵向彤奁多转徙,也只在、帘前被底。
绣幔萦时,锦鞋阁处,往事难提起。
这首《雨中花·咏薰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薰笼的静谧与温婉。开篇“一架红篝凉似水”,以红篝喻薰笼,以凉似水形容其清冷之感,营造出一种清凉而静谧的氛围。接着“相偎靠、玲珑莫比”一句,将薰笼拟人化,表现其玲珑剔透的特质,以及与人的亲密关系,仿佛是温暖的依靠。
“斑竹无尘,疏篁偏瘦,小鸭中间睡”三句,进一步通过斑竹、疏篁和小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薰笼周围环境的雅致与宁静,小鸭的悠闲自得更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而“纵向彤奁多转徙,也只在、帘前被底”则表达了薰笼虽四处流转,但最终仍回归到日常生活的角落,成为温馨的一部分。
最后,“绣幔萦时,锦鞋阁处,往事难提起”几句,通过绣幔、锦鞋等意象,暗示了薰笼与美好回忆、精致生活的关联,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词以薰笼为载体,抒发了对生活细节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
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
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
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
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
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幽寻虱搜耳,猛作涛翻海。
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乍如彭与黥,呼冤受菹醢。
又如圈中虎,号疮兼吼馁。
虽令伶伦吹,苦韵难可改。
虽令巫咸招,魂爽难复在。
何山有灵药,疗此愿与采。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
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
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
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