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雁飞何处。伴宵长、咿哑不断,一枝柔橹。
酒醒衾凉灯更籺,谁问薄寒情绪。
正云水、荡成新句。
今夜波平风更静,料水仙、不放鱼龙舞。
魂梦稳、好重作。湖烟消尽银蟾吐。
谢盈盈、送我多情无语。
一枕游仙浑不觉,几被灵威邀去。
蓦听得、天鸡催曙。
不借一双携得否,待明朝、料理登山具。
看逸兴,又霞举。
征雁飞何处。伴宵长、咿哑不断,一枝柔橹。
酒醒衾凉灯更籺,谁问薄寒情绪。
正云水、荡成新句。
今夜波平风更静,料水仙、不放鱼龙舞。
魂梦稳、好重作。湖烟消尽银蟾吐。
谢盈盈、送我多情无语。
一枕游仙浑不觉,几被灵威邀去。
蓦听得、天鸡催曙。
不借一双携得否,待明朝、料理登山具。
看逸兴,又霞举。
这首《金缕曲》描绘了作者即将前往洞庭湖游览前,在石湖泛舟时的内心感受与想象。开篇以“征雁”起兴,引出对远方的向往和孤独的陪伴,通过“咿哑”之声和“一枝柔橹”的形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酒醒衾凉灯更籺,谁问薄寒情绪”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夜晚泛舟时的孤独与寒冷,以及无人理解的内心情感。
“正云水、荡成新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创作灵感,仿佛云水之间孕育出了新的诗句。接下来,“今夜波平风更静,料水仙、不放鱼龙舞”一句,既是对当前宁静环境的描述,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仿佛水仙不会让鱼龙在这样的夜晚舞蹈,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纯净与美好。
“魂梦稳、好重作”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梦中再次体验这种宁静与自由的美好。随后,“湖烟消尽银蟾吐”描绘了湖面上烟雾散去,明月高悬的景象,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光明的到来。“谢盈盈、送我多情无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厚意,即使无言,也足以触动心灵。
“一枕游仙浑不觉,几被灵威邀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仿佛自己已经融入了仙境,甚至被神秘的力量邀请。最后,“蓦听得、天鸡催曙”以天鸡报晓的场景结束,寓意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不借一双携得否,待明朝、料理登山具。看逸兴,又霞举”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希望能在明天准备好一切,继续追求心中的那份逸兴,如同霞光般升腾而起。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与向往,以及对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