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几丛绿,多从新雨生。
足于清水濯,路在落花行。
奇石即思拜,好山不辨名。
柳条莫尽折,借与倦啼莺。
溪上几丛绿,多从新雨生。
足于清水濯,路在落花行。
奇石即思拜,好山不辨名。
柳条莫尽折,借与倦啼莺。
这首诗描绘了溪边春景的清新与生机。首句“溪上几丛绿,多从新雨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溪边绿意盎然的景象,新雨过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接着“足于清水濯,路在落花行”,进一步展现了水清花落的自然之美,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仿佛心灵也得到了洗涤。
“奇石即思拜,好山不辨名”两句,诗人对自然界的奇石和好山表达了敬畏之情,即使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也愿意心怀敬意地去欣赏。最后,“柳条莫尽折,借与倦啼莺”,诗人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不要过度破坏,柳条可以借给疲惫的小黄莺休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和谐共生生活的向往。
桂棹横江鼓阗阗,公旌节兮临芝田。
清波楼上少留连,攀公辕兮扣公舷。
西施丑兮嫫母妍,莫耶钝兮铅刀铦。
茝蘅弃置萧艾悬,鸾凤退却鸡雉先。
吁嗟乎,时论倒颠。
巢由溷浊蹻蹠贤,使我闻之涕潸然。
白日不照伏波船,薏苡翻作明珠传,公今去兮我将旋。
芝田之水清涟涟,须臾明月出巨川。
括山瓯海光娟娟,照公心事如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