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王有声》
《文王有声》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wángyǒushēng
xiānqín / shījīng

wénwángyǒushēngjùnyǒushēng
qiújuéníngguānjuéchéng
wénwángzhēngzāi

wénwángshòumìngyǒugōng
chóngzuòfēng
wénwángzhēngzāi

zhùchéngzuòfēng
fěizhuīláixiào
wánghòuzhēngzāi

wánggōngzhuówéifēngzhīyuán
fāngyōutóngwánghòuwéihàn
wánghòuzhēngzāi

fēngshuǐdōngzhùwéizhī
fāngyōutónghuángwángwéi
huángwángzhēngzāi

hàojīngyōng西dōngnánběi
huángwángzhēngzāi

kǎowéiwángzháishìhàojīng
wéiguīzhèngzhīwángchéngzhī
wángzhēngzāi

fēngshuǐyǒuwángshì
juésūnmóuyàn
wángzhēngzāi

注释
遹:陈奂《诗毛氏传疏》:“全诗多言‘曰’、‘聿’,唯此篇四言‘遹’,遹即曰、聿,为发语之词。
烝:《尔雅》释“烝”为“君”。
又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韩诗云:“烝,美也。
”可知此诗中八用“烝”字皆为叹美君主之词。
于崇:“于”本作“邘”,古邘国,故地在今河南沁阳。
崇为古崇国,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周文王曾讨伐崇侯虎。
丰: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
淢:假借为“洫”,即护城河。
棘:陆德明《经典释文》作“亟”,《礼记》引作“革”。
按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表》,棘、亟、革同在第一部,是其音义通,此处皆为“急”义。
王后:第三、四章之“王后”同指周文王。
有人将其释为“周武王”,误。
公:同“功”。
濯:本义是洗涤,引申有“光大”义。
翰:主干。
皇王:第五、六章之“皇王”皆指周武王。
辟:陈奂《诗毛氏传疏》认为当依《经典释文》别义释为“法”。
镐:周武王建立的西周国都,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以东的昆明池北岸。
辟廱:西周王朝所建天子行礼奏乐的离宫。
无思不服: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无思不服’,无不服也。
思,语助耳。

宅:刘熙《释名》释“宅”为“择”,指择吉祥之地营建宫室。
“宅”是乇声字,与“择”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芑:同“杞”。
芑、杞都是己声字,古音同部,故杞为本字,芑是假借字,应释为杞柳。
仕:毛传释“仕”为“事”,古通用。
“诒厥”二句:陈奂《诗毛氏传疏》云:“诒,遗也。
上言谋,下言燕翼,上言孙,下言子,皆互文以就韵耳。
言武王之谋遗子孙也。

翻译
文王有着好声望,如雷贯耳大名享。但求天下能安宁,终见功成国运昌。文王真个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有这武功气势旺。举兵攻克那崇国,又建丰邑真漂亮。文王真个是明王!
挖好城壕筑城墙,作邑般配实在棒。不贪私欲品行正,用心尽孝为周邦。君王真个是明王!
文王功绩自昭彰,犹如丰邑那垣墙。四方诸侯来依附,君王主干是栋梁。君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忘。四方诸侯来依附,大王树立好榜样。大王真个是明王!
落成离宫镐京旁,在西方又在东方,在南面又在北面,没人不服我周邦。大王真个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颂扬。武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边上杞柳壮,武王任重岂不忙?留下治国好策略,庇荫子孙把福享。武王真个是明王!
鉴赏

这是一首收录在《诗经》中的古诗,描绘了周文王的伟大功绩和理想国度。诗中“文王有声”一句,就已经设置了一个崇高的音调,表明文王不仅拥有美好的名声,而且他的声音也充满了威严和权威。

接下来的“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三句,进一步强化了文王追求安宁与观察成就的形象。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颂,也是对理想君主应有的态度和行为的描绘。

“文王烝哉”作为诗中的反复句,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庄重和神圣,表达了对文王崇高地位的认可和敬仰。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提到了“受命”、“武功”、“伐于崇”、“作邑于丰”,这些都是指周文王接受天命、建立武功、征服外敌、建设都城等英雄事迹。每当诗人提及这些历史事件,都伴随着“文王烝哉”的赞美,强调了文王的伟大和他的治国理念。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则是具体描述了文王建设城市和都邑的壮举。这里的“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表明了文王不仅有远大的规划,而且还能得到后人的孝顺,这里的“孝”包含了对先祖的尊崇和继承。

“王后烝哉”一句,同样是对君主地位的赞颂,它与前面的“文王烝哉”相呼应,共同构筑了一种权威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围。紧接着,“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则是在描绘文王作为君主的英明和城邑的坚固。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一句,展现了文王治理下的国家得到了四面八方的支持和认可。这里的“攸同”意味着各地都向心归顺,而“王后维翰”则是对文王作为君主所持之策略的赞美。

接下来的内容继续强调了文王的功绩,尤其是在治水方面的成就,如“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这表明了文王不仅在军事和城邑建设上有杰出的表现,而且还在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等方面也有卓越贡献。

最后,“镐京辟廱。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一段,则是对整个国家的统一和安宁进行了总结。这表明文王建立的周朝已经成为一个四方归顺、无人不服的强大国家。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历史事件和民间生活。其中许多篇章都是用于礼仪和教育,这首诗便是对理想君主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意义。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其一

昔公立螭坳,秉笔罔不书。

及乎上谏坡,论议无日虚。

直言有不雠,柴桑念归欤。

高卧属几日,朱轓起阎闾。

政成合入奏,返直承明庐。

如何更持节,未使经纶摅。

上心岂无谓,劳公重皇居。

吏恶必剪刈,士良必吹嘘。

此自宰相事,于公定何如。

(0)

彦博许见过不至

高轩数许过三径,日云暮矣殊未来。

汤熨病人狂欲走,戏作冷语成优俳。

欻思官池颇空阒,况有水花明晚色。

人间虺虺方蚊雷,植杖裴回须月出。

(0)

夜忆逸

雨听止复作,滩闻抑更扬。

贪程谓日短,无寐识更长。

儿叹父官远,父忧儿学荒。

渠能志游夏,我可吊沅湘。

(0)

呈陆严州五首·其三

会稽岩壑林,新定山水薮。

一焉唤来居,一焉烦出守。

人言公未遇,我独以为不。

得失彼此间,于兹分薄厚。

(0)

呈刘通判·其一

自昔旴江妙人物,未容修水擅玙璠。

狱平冤滞繇仁勇,众息欢哗赖德言。

谓继更生校中秘,却追子骥问桃源。

神仙天上多官府,盍乡蓬莱暂弭辕。

(0)

成父送梅一株

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

阿连解我意,为致三尺株。

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

梅瘦竹亦瘠,岂唯人独癯。

终年厄贫病,藉尔得暂愉。

索酒莫计盏,瓶罄当续沽。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