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浮云了幻躯,髡缁何事效浮图。
灵州劝进无君父,投佛还能脱罪无。
将相浮云了幻躯,髡缁何事效浮图。
灵州劝进无君父,投佛还能脱罪无。
这首诗以"将相浮云了幻躯"开篇,寓意着世间权位如过眼云烟,即使是显赫的将相,其身份和地位也是虚幻不实的。诗人接着提到"髡缁何事效浮图",这里的"髡缁"指的是出家为僧,诗人质疑为何这些人要效仿佛教徒,追求超脱尘世的解脱。
"灵州劝进无君父"一句,暗示在动荡的时代中,有人在灵州这个地方鼓动他人拥立新主,但诗人认为这种行为缺乏对君臣伦理的尊重,没有真正的忠诚于君父之义。最后,诗人提出疑问:"投佛还能脱罪无",意思是即使遁入佛门,真的就能洗脱所有的罪孽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责任和人生选择的深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权力与佛教追求,揭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个人道德抉择的深沉反思。徐钧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富有哲理,这首《杜鸿渐》也不例外。
界青天、高柳恋斜红,哀蝉乱残阳。
只塔顶疏钟,旗亭画角,替写微茫。
莫问吴宫晋苑,林树暮苍苍。
无限寒烟色,立马相望。
江上晚晴如绣,又村鸦闪只,水鸟飞双。
爱疏林叶尽,秋意画昏黄。
想阑干、情人悄移,正移时、抹到茜罗裳。
歌声歇,盼归帆影,楼上凝妆。
镇三年、看花一度,人生几回朝暮。
欢情容易愁中过,偏是愁人记取。
花深处,是往日、分红瞥翠曾游路。旧时鸥鹭。
若问我凄凉,酒徒一散,寂寞委黄土。
百年事,休说重来非故,当时感慨何许!
尊前万柄新妆拥,明日乱红无数。
天也误,怎不许、清秋一例萎风雨。问花无语。
但倚尽危阑,斜阳漠漠,独自下楼去。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
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
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
看昨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绣户无踪。
海山何处,也随花戏。
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
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