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献陵挽歌·其五》
《献陵挽歌·其五》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去国多年别九重,草茅名姓简宸衷。

此生何处瞻天表,惟有清宵梦寐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昌祺所作的《献陵挽歌(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朝廷多年,无法再见到皇帝的深深感慨。"去国多年别九重",通过"去国"和"别九重",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的遥远与决绝,"九重"象征皇城的深邃,强化了离别的哀愁。接下来的"草茅名姓简宸衷",以"草茅"自比,表示自己身份卑微,而"简宸衷"则暗示了对朝廷的忠诚未能得到充分理解和回应。最后两句"此生何处瞻天表,惟有清宵梦寐中",诗人感叹此生恐怕难以亲眼目睹朝廷景象,只能在夜晚的梦境中寄托对故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事,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偶咏

黄鸟馀秋声,红菊作秋艳。

一室得自娱,四时本无念。

(0)

过师川偶行

伊昔袁陟居,只今徐郎宅。

少作与渠双,老气想君只。

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

吾庐城北头,捷径实咫尺。

欻思论五字,聊复访三益。

高寻风雅源,洞入屈宋域。

波澜到苏李,光焰及元白。

自来磊落人,闻见资博极。

(0)

灵岩行

山回路疑绝,林深秘岩扃。

凿翠出金碧,开轩列云屏。

希有昔成道,久矣斯岩灵。

法定卧苍壁,白日穿空明。

令威指泉窦,一凿秋寒澄。

定水供万众,不缩亦不盈。

如公禅宗秀,于世本无营。

聊为出山云,乘风无纵横。

坐令多宝藏,百神转雷霆。

夜月啸彫虎,玉匣开晶荧。

笑指八解池,外流中不倾。

何必空山雷,始悟物我情。

(0)

游虎丘

高僧足一丘,门外漫维舟。

车马倦尘境,林泉清晚秋。

石分秦剑利,云伴女坟愁。

回首群鸦暮,飞鸣丈室头。

(0)

次韵张才叔蔡天复詹持国二月一日同步城南

人生本自得,苦为百虑疚。

穷年灯火窗,郁没令人瘦。

方春万物作,欣欣共晴昼。

步履聊出郭,疏散忘隘陋。

当时二三子,来往心疏透。

欢然共携手,住处同一簉。

弱柳分已绿,小桃红欲溜。

细草软宜籍,急流清可漱。

杯倾野桥边,酒从村店售。

脱帽看晴云,击木杂鸣咮。

或静欲寂默,或狂忽腾蹂。

野老愕僵仆,村童怪惊走。

恐是天上仙,无乃人间秀。

潇洒羲皇上,磊落汉庭右。

日暮欲返步,已行更引脰。

此会得真率,他时涣邂逅。

(0)

走笔问讯晁四以道·其一

问讯晁夫子,成州去几时。

衣冠空攘攘,鬓发独丝丝。

器业终难合,行藏只自知。

嵩山读书处,还许寄晨炊。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