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多年别九重,草茅名姓简宸衷。
此生何处瞻天表,惟有清宵梦寐中。
去国多年别九重,草茅名姓简宸衷。
此生何处瞻天表,惟有清宵梦寐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昌祺所作的《献陵挽歌(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朝廷多年,无法再见到皇帝的深深感慨。"去国多年别九重",通过"去国"和"别九重",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的遥远与决绝,"九重"象征皇城的深邃,强化了离别的哀愁。接下来的"草茅名姓简宸衷",以"草茅"自比,表示自己身份卑微,而"简宸衷"则暗示了对朝廷的忠诚未能得到充分理解和回应。最后两句"此生何处瞻天表,惟有清宵梦寐中",诗人感叹此生恐怕难以亲眼目睹朝廷景象,只能在夜晚的梦境中寄托对故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事,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伊昔袁陟居,只今徐郎宅。
少作与渠双,老气想君只。
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
吾庐城北头,捷径实咫尺。
欻思论五字,聊复访三益。
高寻风雅源,洞入屈宋域。
波澜到苏李,光焰及元白。
自来磊落人,闻见资博极。
山回路疑绝,林深秘岩扃。
凿翠出金碧,开轩列云屏。
希有昔成道,久矣斯岩灵。
法定卧苍壁,白日穿空明。
令威指泉窦,一凿秋寒澄。
定水供万众,不缩亦不盈。
如公禅宗秀,于世本无营。
聊为出山云,乘风无纵横。
坐令多宝藏,百神转雷霆。
夜月啸彫虎,玉匣开晶荧。
笑指八解池,外流中不倾。
何必空山雷,始悟物我情。
人生本自得,苦为百虑疚。
穷年灯火窗,郁没令人瘦。
方春万物作,欣欣共晴昼。
步履聊出郭,疏散忘隘陋。
当时二三子,来往心疏透。
欢然共携手,住处同一簉。
弱柳分已绿,小桃红欲溜。
细草软宜籍,急流清可漱。
杯倾野桥边,酒从村店售。
脱帽看晴云,击木杂鸣咮。
或静欲寂默,或狂忽腾蹂。
野老愕僵仆,村童怪惊走。
恐是天上仙,无乃人间秀。
潇洒羲皇上,磊落汉庭右。
日暮欲返步,已行更引脰。
此会得真率,他时涣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