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沧海共离群,三月风尘信未闻。
芳草闭门春冉冉,落花啼鸟暮纷纷。
岁华江上看流水,世事人间喻薄云。
雁宕天台何处所,采芝扪葛幸同君。
十年沧海共离群,三月风尘信未闻。
芳草闭门春冉冉,落花啼鸟暮纷纷。
岁华江上看流水,世事人间喻薄云。
雁宕天台何处所,采芝扪葛幸同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感慨。首联“十年沧海共离群,三月风尘信未闻”中,“沧海”比喻广阔的时间与空间,“风尘”象征旅途的艰辛与动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多年,音讯渺茫的无奈与哀愁。
颔联“芳草闭门春冉冉,落花啼鸟暮纷纷”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情感氛围。春天的芳草与闭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封闭,而落花与啼鸟则勾勒出一种凄美与哀伤的晚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岁华江上看流水,世事人间喻薄云”将个人的岁月与世事比作江水与薄云,流露出对时间无情与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江水的永恒流动与薄云的轻盈飘忽,形成鲜明对比,寓含着对生命短暂与世态炎凉的深沉思考。
尾联“雁宕天台何处所,采芝扪葛幸同君”以具体的地理景观作为隐喻,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与向往。雁宕、天台是古代文人向往的隐逸之地,诗人借此表达希望与友人一同寻觅心灵的归宿,共享隐逸生活的愿望。同时,“采芝扪葛”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共同经历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