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来访曹溪洞,腊月扁舟我亦还。
白帽影连江上水,清猿声断峡中山。
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
枕中收得淮南记,更与南山长老看。
诸君来访曹溪洞,腊月扁舟我亦还。
白帽影连江上水,清猿声断峡中山。
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
枕中收得淮南记,更与南山长老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献章在腊月时节,乘坐扁舟回访曹溪洞的情景。首联“诸君来访曹溪洞,腊月扁舟我亦还”以对仗的形式,既点明了访友的地点,也透露出诗人即将归家的心情。颔联“白帽影连江上水,清猿声断峡中山”运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将白帽与江水相连,清猿与山川相映,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颈联“公能少为烟霞住,我岂不如鸥鹭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烟霞”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景色,“鸥鹭”则是自由自在的象征,诗人似乎在说,他愿意像鸥鹭一样享受自由的生活。
尾联“枕中收得淮南记,更与南山长老看”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与老友共赏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里的“淮南记”可能是指诗人过去的经历或著作,而“南山长老”则可能是指老朋友或高僧,共同分享这份回忆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把酒凄然,歌行路难,奉君一觞。
叹成名邓禹,笑人寂寂,言愁卫玠,对此茫茫。
狗肆奇材,马坊贱客,潦落中年亦可伤。
愁无语、又孤帆落木,吹梦钱塘。鬓丝新点吴霜。
有落魄、樊川十载狂。
向要离冢上,浇他热泪,吴胥塘畔,浣尔愁肠。
白雁关河,黄花风雨,定上苏台一望乡。
休回首,道六朝烟树,一半斜阳。
吴绡三尺,屑轻煤初画。锦髻琼题恁姚冶。
只花般性格、藕样聪明,描不出,留待填词人写。
翻香么令艳,细字红蚕,凤纸乌丝替亲界。
谱上女儿青、偷拍鞋尖,低唱向、黄栀花下。
好宜爱重熏、唤真真,辨一片诚心,向伊深拜。
泪洒留梨酒。忽蓬飘、玉颜远迈,是君恩否。
猎猎边沙风扑面,还杂数声刁斗。
蓦行到、九洲更九。
毳帐雪花如掌大,这凄凉、可比长门守。
看塞雁、尚南首。马头匼匝榆关走。
从那日、檀槽逦逤,学成双手。
貂鼠襜褕酥酪乳,算是阏氏消受。
赋春燕、几番啼口。
一种银钗山市女,到而今、尽爱瘢痕丑。
浑不愿、掖庭牖。
萧瑟关门,西风吹雪,貂裘都偃。
蚁垤行人,羊肠驿路,哀角边声怨。
鱼海冰寒,龙沙戍断,历乱蓬根飞卷。
怅青衫、暮云驱马,望尽苍苍脩坂。
绝壁祠堂,赵家良将,入夜灵旗如电。
折戟沉沙,老兵拾得,磨洗前朝辨。
塞雁南飞,滹沱东注,可惜英雄人远。
问谁是、封侯校尉,虎头仍贱。
十丈蒲帆,一篙秋水,仙舟天际。
绣虎才人,珥貂贵客,归作承欢计。
当年射策,五云日下,胪唱魏公第二。
羡璧人、天街衣马,夹道争看如蚁。
紫宸朝罢,讲筵初御,金碗天浆亲赐。
东观深严,北门清切,待署黄麻纸。
君恩暂许,湖山佳处,添个宫袍莱子。
须珍重、黑头卿相,碧纱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