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扫花游.元夕同秋岳作于无外邸中用周美成韵》
《扫花游.元夕同秋岳作于无外邸中用周美成韵》全文
明 / 龚鼎孳   形式: 词  词牌: 扫地游

绛霞万叠,照曲巷斜栏,黛峰横楚。远香几缕。

衬金虫紫凤,雅歌妙舞。一带银纱,若雾琼梅散雨。

踏花去。问取玉人,春色来处。人醉花不许。

又走马星桥,翠钿争路。画堂列俎。

趁芳宵好客,发抒情素。报道鸾箫,吹断天孙旧苦。

漫停伫。正高楼、数声谯鼓。

(0)
鉴赏

这首《扫花游·元夕同秋岳作于无外邸中用周美成韵》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龚鼎孳的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和欢乐氛围。诗人以瑰丽的色彩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如“绛霞万叠”、“黛峰横楚”,展现出华美的夜空和山峦。"远香几缕"暗示着远处传来的香气,与"金虫紫凤"、"雅歌妙舞"相映成趣,描绘了热闹的歌舞场面。

"一带银纱,若雾琼梅散雨"运用比喻,将月光下的纱幕比作飘落的梅花雨,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接下来,诗人借"踏花去"表达对春色的追寻,而"问取玉人,春色来处"则流露出对佳人的向往和对春意的探询。

"人醉花不许"描绘了人们沉醉于美景之中,不愿离去的情景。"走马星桥,翠钿争路"则展现了元宵节上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画堂列俎"进一步渲染了宴席的奢华,"趁芳宵好客,发抒情素"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宾主之间的真情交流。

最后,"报道鸾箫,吹断天孙旧苦"以音乐为纽带,唤起人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漫停伫"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留恋。"正高楼、数声谯鼓"以谯楼的更鼓声收束全篇,既点出时间已晚,又增添了节日的节奏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欢乐和诗意,体现了龚鼎孳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龚鼎孳

龚鼎孳
朝代:明   字:孝升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634年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
猜你喜欢

寄邛州宋道人

鸭翎铺前遇秋雨,独与宋生栖逆旅。

坐门惝恍见老仙,剧谈气欲凌天宇。

袖中出剑秋水流,血点斑斑新报仇。

我醉高歌宋生舞,洗尽人间千古愁。

老仙约我游太华,是夕当醉莲峰下。

语终冉冉已云霄,万里秋风吹鹤驾。

我今伶俜践衰境,不如宋生弃家猛。

西望临邛一慨然,青松偃尽丹炉冷。

(0)

郭氏山林十六咏·其四小烂柯

山中一枰棋,尘世底事无。

若复计胜负,与彼亦何殊。

(0)

斋中杂题四首·其四

西窗日过中,饥坐生眼花。

援笔课小诗,墨燥字倾斜。

须臾忽满纸,翩翩若风鸦。

虽无古人法,简拙自一家。

乃知雨漏壁,未愧锥画沙。

俄报豆饭熟,投笔喜莫涯。

呼童拾涧薪,试我家山茶。

(0)

家居自戒六首·其六

霜严鸡报晨,月落犬警盗。

遗粒与弃糠,每愧不足报。

椎奴事樵汲,跣婢勤爨灶。

有过姑教之,箠楚置勿道。

(0)

秋日遣怀八首·其四

野风声如潮,溪水色可染。

浮云时翳日,亦作雨数点。

行歌虽放浪,未至越绳检。

萧然茅三间,送老此山崦。

(0)

瓮池

薶瓮东阶下,滟滟一石水。

买鱼畜其间,鱍鱍三十尾。

力微思及物,为惠止于此。

无风水不摇,得志鱼自喜。

涵泳藻与蒲,永不畏刀几。

饭罢时来观,相娱从此始。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