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那溪柳放梢,迟迟马膝路岩嶅。
白莲已罢来时社,乌鹊犹存旧日巢。
更有飞幡龙钵在,空留卓锡虎泉泡。
濛濛世界山如海,小雨犹酥密似醪。
二月那溪柳放梢,迟迟马膝路岩嶅。
白莲已罢来时社,乌鹊犹存旧日巢。
更有飞幡龙钵在,空留卓锡虎泉泡。
濛濛世界山如海,小雨犹酥密似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阴那山禅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二月那溪柳放梢”,以二月春暖花开之景开篇,溪边柳树新芽初放,生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迟迟马膝路岩嶅”一句,通过缓慢前行的马蹄声,映衬出山路崎岖不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白莲已罢来时社,乌鹊犹存旧日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白莲凋谢,乌鹊依旧,暗示着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但自然界的规律依然不变。接下来,“更有飞幡龙钵在,空留卓锡虎泉泡”描绘了寺庙中的景象,飞舞的幡旗、古老的龙钵以及卓锡(僧人行脚时使用的水罐)和虎泉泡(泉水泡),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禅宗文化中特有的符号,象征着修行者的智慧与清心。
最后一句“濛濛世界山如海,小雨犹酥密似醪”将山比作海,小雨细密如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阴那山禅寺周围环境的感受,既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压倒诗人白与元,淋漓醉墨出佳篇。
心澄寒玉泉中水,衣惹霜岩顶上烟。
岁晚相依清士瘦,穷途渐觉曲生贤。
黄冠野服从人笑,自断此生休问天。
朝采西山芹。暮卧西山云。十年混迹鹿豕群。
闭户不出避世纷。胸中泾渭外不分。鹤以声自闻。
薰以香自焚。续经不用如河汾。教子读书事耕耘。
伫期道化行汝坟。敲门载酒来数君。
径呼大白与策勋。令徵前事兼论文。
奇语閒出张吾军。不觉庭柯眄夕曛。
烂醉西风乐我真。雄国有狗方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