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运司园亭.潺玉亭》
《和运司园亭.潺玉亭》全文
宋 / 孙甫   形式: 古风

回环引细泉,泉声漱檐底。

美哉知者心,清通乐流水。

琤琮戛鸣球,淅沥泛绿绮。

尘虑无由得,何须洗双耳。

(0)
注释
回环:循环往复。
引:引导。
细泉:细小的泉水。
漱:轻轻冲洗。
檐底:屋檐下方。
美哉:真美啊。
知者心:智者的内心。
清通:清澈通透。
乐流水:快乐如流水。
琤琮:玉石相撞的声音。
戛鸣球:敲击鸣响的球状物。
淅沥:水滴落下的声音。
绿绮:绿色的琴弦。
尘虑:世俗的忧虑。
无由得:无法得到。
洗双耳:清洗耳朵。
翻译
泉水回环流过细细的管道,水声轻拂屋檐下。
智者的心灵多么美好,如同清澈的流水充满快乐。
泉水声如玉珠碰撞,又如琴弦拨动,发出清脆的声音。
烦恼无法侵入,无需特意清洗耳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图景。开篇“回环引细泉”,设定了一个幽深而又安静的环境,泉水在岩石间缓缓流过,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氛围。“泉声漱檐底”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一切的细致观察,从声音中捕捉到了泉水与自然环境的交融。

“美哉知者心,清通乐流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赞美。这里的“知者”,是指那种能够领悟大自然之美、并从中获得内心平静的人。在这份宁静中,他们的心灵如同泉水一般清澈明净。

接下来的“琤琮戛鸣球,淅沥泛绿绮”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声响和场景。这里的语言运用了富有音乐性的词汇,如“琤琮”、“戛鸣”,这些声音让人感觉到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生动和鲜明。

最后,“尘虑无由得,何须洗双耳”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沉浸,已然净化了心灵,无需再用外在的手段来清洁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精神追求:通过与大自然的交流来达到心灵的纯净和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通过这种感悟所获得的心灵平静。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更透露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孙甫
朝代:宋

(998—1057)许州阳翟人,字之翰。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以杜衍荐,授秘阁校理。献《三圣政范》,以为讽谏。改右正言。屡上言指摘仁宗宫廷生活侈靡,对杜衍及知交尹洙之过失亦直言不讳,并反对宋夏议和,以鲠亮不私著称。后出知邓、安、陕、晋州,历任江东、两浙转运使、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留为侍读,卒。有《唐史记》。
猜你喜欢

送程给事知越州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印绶光华将过里,江山萧洒去迎秋。

香销琐闼成新梦,云映蓬莱识旧游。

须体圣心图任切,鉴湖虽好莫淹留。

(0)

南歌子·其二

一点檀心紫,千重粉翅光。蔷薇水浸淡鹅黄。

别是一般风韵、断人肠。有艳难欺雪,无花可比香。

寻思无计与幽芳。除是玉人清瘦、道家妆。

(0)

游山

凌云峻岭隔凡尘,岭外湖天别是春。

一千丈岩人已往,五百年事迹徒陈。

自传道貌今无垢,不脱禅衣句尚新。

信是飞仙游戏处,何须云外望三神。

(0)

相见欢·其五

吟蛩作尽秋声。月西沈。凄断馀香残梦、下层城。

人不见。屏空掩。数残更。还自搴帷独坐、看青灯。

(0)

柳梢青·其一

狂踪怪迹。谁料年老,天涯为客。

帆展霜风,船随江月,山寒波碧。

如今著处添愁,怎忍看、参西雁北。

洛浦莺花,伊川云水,何时归得。

(0)

游玉泉·其一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顾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