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顾亭林处士》
《哭顾亭林处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雁门相送后,秋色满边城。

白日惟知暮,寒天讵肯明。

才分南北路,便有死生情。

皓首悲难待,黄河忽已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顾亭林处士》。诗中描绘了在雁门关送别后,秋色弥漫边城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哀伤的氛围。

首句“雁门相送后”,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事件,雁门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此处送别更添几分壮烈与不舍。接着“秋色满边城”一句,以秋景烘托离别的哀愁,边城的秋色仿佛也充满了悲伤的情绪。

“白日惟知暮,寒天讵肯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白天似乎只有夜晚的影子,寒天似乎不肯放光明,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才分南北路,便有死生情”则揭示了分别的残酷,即使只是暂时的分离,也足以触动生死之情,表达了对友情或爱情的深刻珍视。

最后,“皓首悲难待,黄河忽已清”两句,以黄河的清浊变化来比喻人生的起落与世事的变迁,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也无法等待到一切尘埃落定,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送别后的哀伤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秋雁用王渔洋秋柳原韵

江干红树不禁霜,秋满长空水满塘。

似尔寒声来荻渚,有人乡思起车箱。

关临塞漠屯刘沔,池筑睢阳忆孝王。

孤馆酒醒天欲暮,斜阳衰草度閒坊。

平沙秋雨冷毛衣,粒食依人早识非。

缥缈晴空排字起,迢遥绝塞寄书稀。

孤城戍角临风泪,落木寒江背雪飞。

枨触弟兄分别后,天涯只影永睽违。

沙眠水宿总相怜,极目平芜下乱烟。

衡浦声沉云漠漠,潇湘愁入雨绵绵。

雪痕印后成千里,霜信衔来又一年。

多少江楼征妇泪,西风落日盼穷边。

(0)

冒雨邀友游竹溪

细雨廉纤步湿堤,招携胜侣入梵西。

碍林碧障千竿竹,绕刹清流一曲溪。

滴沥山泉珠液细,空濛树色野云低。

钟声傍晚铿馀韵,兴尽归来望转迷。

(0)

台湾纪巡诗·其四十七

狡童教册独空群,鹅管横描蜗篆文。

艳说红毛旧时字,好将番籍纪纷纷。

(0)

送干静专司马谢病归江右

执手意无极,欲言心转忘。

至人退即进,我法柔为刚。

存道固存拙,不卑亦不亢。

波澜生古井,兰蕙失芬芳。

飞渡一泓海,置身千仞冈。

愿言崇令德,特达看圭璋。

(0)

留别松山观察以皇恩只许住三年为韵·其一

忆昔长安道,同时侍玉皇。

公方翔凤阁,予谬含鸡香。

公才简帝心,捧檄来闽疆。

予亦衔命出,连镳共一方。

长溪接三山,灯火每相望。

(0)

哭母·其三

一去幽冥百事非,朔风摇撼冷慈帏。

声声泣下星星血,肠断今朝又靡依。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