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城无百里,算只是、一家乡。
愧每每相看,来迎去送,水影山光。
殷勤举杯一笑,要都收、百福与千祥。
镜里吾衰已甚,尊前君意何长。谁能齐物似蒙庄。
岁月去堂堂。更多病何堪,闲愁万绪,恼乱诗肠。
明年定须丰稔,看桑蚕成簇麦登场。
君到野亭应喜,酒帘花外悠扬。
两城无百里,算只是、一家乡。
愧每每相看,来迎去送,水影山光。
殷勤举杯一笑,要都收、百福与千祥。
镜里吾衰已甚,尊前君意何长。谁能齐物似蒙庄。
岁月去堂堂。更多病何堪,闲愁万绪,恼乱诗肠。
明年定须丰稔,看桑蚕成簇麦登场。
君到野亭应喜,酒帘花外悠扬。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木兰花慢·次韵答张直卿见寄》是一首酬答友人张直卿的词作。词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两城无百里,算只是、一家乡"描绘了两地虽隔不远,但情感上却如同一家,体现了深厚的友情。"镜里吾衰已甚,尊前君意何长",诗人自嘲衰老,而朋友的深情厚谊仍在,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谁能齐物似蒙庄"引用庄子的哲学思想,暗示人生无常,应如庄子般超脱看待。"岁月去堂堂"直接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叹。接下来,诗人抒发了对疾病的忧虑和闲愁的困扰,以及对丰收的期待,"明年定须丰稔,看桑蚕成簇麦登场",预示着希望和乐观。
最后,诗人想象友人来到野外亭子的情景,"君到野亭应喜,酒帘花外悠扬",以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相聚的期盼。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