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江左士,文律何飘飘。
人言未冠时,作赋凌洞箫。
甲科中南国,通籍趋东朝。
轗轲位不进,陶潜还折腰。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兴妖。
官小力不支,奔窜避枪刀。
朝廷责守土,黜入县佐僚。
昨朝写孤愤,遗我有客谣。
伊予亦左迁,讽之心无憀。
人生一世间,否泰安可逃。
姑问道何如,未必论卑高。
自古富贵者,撩乱如藜蒿。
德业苟无取,未死名已消。
岂期颜子渊,不朽在一瓢。
推此任穷达,其乐方陶陶。
达则为鹍鹏,穷则为鹪鹩。
垂天与巢林,识分皆逍遥。
杨君江左士,文律何飘飘。
人言未冠时,作赋凌洞箫。
甲科中南国,通籍趋东朝。
轗轲位不进,陶潜还折腰。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兴妖。
官小力不支,奔窜避枪刀。
朝廷责守土,黜入县佐僚。
昨朝写孤愤,遗我有客谣。
伊予亦左迁,讽之心无憀。
人生一世间,否泰安可逃。
姑问道何如,未必论卑高。
自古富贵者,撩乱如藜蒿。
德业苟无取,未死名已消。
岂期颜子渊,不朽在一瓢。
推此任穷达,其乐方陶陶。
达则为鹍鹏,穷则为鹪鹩。
垂天与巢林,识分皆逍遥。
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由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偿所作,题为《酬杨遂》。诗中通过对友人杨君的赞美和自我境遇的反映,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个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杨君江左士,文律何飘飘”描绘出杨君在文学上颇有建树,他的文章风格优美,如同清流般自然流淌。紧接着,“人言未冠时,作赋凌洞箫”表明杨君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其作品甚至超越了古代著名文学家。
“甲科中南国,通籍趋东朝”则是说杨君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在仕途上也有所成就,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在南国取得了显赫的成绩,并以此踏入东京的政治舞台。然而,“轗轲位不进,陶潜还折腰”暗示尽管他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遂,有时甚至不得志,感慨如同陶渊明一般选择了归隐。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兴妖”可能是指作者自身的经历,或是借以表达对杨君命运的关切。这里的“萑蒲”一词,带有一定的贬义,形象地描绘出政治斗争中的险恶和复杂。
“官小力不支,奔窜避枪刀”则直接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上的无奈与艰辛,甚至有过被迫逃离的经历。这种遭遇导致了“朝廷责守土,黜入县佐僚”的结果,即由中央政府指派的地方官职遭到降级。
诗中下半部分更多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昨朝写孤愤,遗我有客谣”表明他曾经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孤独的不满情绪,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流传于世的作品或是别人的赞誉之词。
“伊予亦左迁,讽之心无憀”则是作者自比,认为自己和杨君都有着相同的遭遇,内心并无怨尤。接着,“人生一世间,否泰安可逃”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常与命运不可抗拒的感慨。
“姑问道何如,未必论卑高”则是作者在询问关于如何看待这一切,不一定非要分出高低贵贱。紧接着,“自古富贵者,撩乱如藜蒿”用传统的智慧指出了富贵之人往往生活混乱,如同杂草一般难以整理。
“德业苟无取,未死名已消”则是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凭借虚名而已的人进行了批评。最后,“岂期颜子渊,不朽在一瓢”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留下不朽之作的向往,如同古代圣人颜回一般。
“推此任穷达,其乐方陶陶”则是说无论是在贫穷还是成功的情况下,只要心中有所坚持,那种生活的乐趣便会显现出来。接着,“达则为鹍鹏,穷则为鹪鹩”用鸟类比喻来形象地表达了人生境遇的不同,以及个体适应环境的智慧。
最后,“垂天与巢林,识分皆逍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无论是在高处还是低处,只要心中有数,便能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状态。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秋山落叶声瑟瑟,远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见平湖深,扁舟遥界天光碧。
此时南雁正为群,此际悲鸣断续闻。
几处凄酸叫凉月,数声嘹喨破寒云。
云破天清月浸沙,无端哀咽向芦花。
早梅暗落高楼笛,杨柳惊飞出塞笳。
幽修似伴鱼龙语,更共啼乌催窗曙。
思妇天涯梦不成,征人故国泪如雨。
曾说听猿易断肠,那知闻雁重悲伤。
九秋霜露寒更苦,千里关山夜独长。
塞北江南天浩浩,斜飞欲尽衡阳道。
足下何曾寄客书,声中只解催人老。
人生真忧是别离,他乡霜月易成悲。
谁家锦幌银屏夜,过尽寒声独未知。
我营一丘兮济水之埼,有黄石兮烨如栀。
嗟日暮兮见子无期,子行矣兮为帝师。
乘车马兮来何时,索我兮安之。
宿草兮离离,怀敝屣兮下邳。
见黄石兮如台,凝予睇兮谷城之下,有黄石兮志抷土。
思晤言兮吾翁,渺予心兮愁苦。
感翁惠兮一编书,俾我兮侯万户。
驾言兮归来,清觞豆兮洁肴俎。
嗟奉足兮无因,宝兹石兮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