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辞人世,淹忽八阅月。
卜时清和初,归窀礼罔阙。
雪涕挽灵车,肠断轮不发。
寡女啼血尽,麻衣惨白发。
但恨地下土,不使肉生骨。
皎日入西海,荒林人影没。
我母辞人世,淹忽八阅月。
卜时清和初,归窀礼罔阙。
雪涕挽灵车,肠断轮不发。
寡女啼血尽,麻衣惨白发。
但恨地下土,不使肉生骨。
皎日入西海,荒林人影没。
这首清代颜氏的《哭母》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去世的深切哀痛和怀念。首句“我母辞人世,淹忽八阅月”直接叙述了母亲离世已过去了八个月,时间之长让人感到悲痛。接着,“卜时清和初,归窀礼罔阙”描述了在清明时节,按照习俗为母亲举行完葬礼,但心中的空缺无法填补。
“雪涕挽灵车,肠断轮不发”描绘了诗人自己驾车送别母亲,泪水如雪般滑落,悲伤至极,连车轮都似乎因情感的断裂而无法转动。接下来,“寡女啼血尽,麻衣惨白发”通过“寡女”的自述,展现了女儿因失去母亲而泣血成疾,连头发都因哀伤而变得苍白。
最后两句“但恨地下土,不使肉生骨”表达了诗人对母亲不能复生的绝望,以及对阴阳相隔的无奈。全诗以“皎日入西海,荒林人影没”收尾,借日落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尽的思念。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深深打动人心。
闻道潜溪千叶紫,主人不剪要题诗。
欲搜佳句恐春老,试遣七言赊一枝。
为爱园林好,筇枝伴独行。
花香能醉蝶,柳色欲迷莺。
但得青春在,何妨白发生。
斜阳红尽处,一抹暮山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