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碧极空明,风恬镜影平。
鸿絧排叶舫,齐止视虞旌。
水猎方山猎,欢声发棹声。
合围徐俟际,五字适因成。
远碧极空明,风恬镜影平。
鸿絧排叶舫,齐止视虞旌。
水猎方山猎,欢声发棹声。
合围徐俟际,五字适因成。
这首诗描绘了白洋淀水围狩猎的壮观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首句“远碧极空明”描绘了远处碧绿的景色,空旷而明亮,为整个画面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着,“风恬镜影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平静,如同一面镜子般映照出周围的一切,风的轻柔与水面的平静形成了一种和谐之美。
“鸿絧排叶舫,齐止视虞旌”两句,通过鸿雁排列在船上的场景,以及人们注视着虞旗的动作,展现了狩猎前的庄重与秩序。鸿雁的飞翔与船只的航行相映成趣,虞旗则象征着狩猎的仪式感和规矩。
“水猎方山猎,欢声发棹声”描绘了狩猎活动的开始,水面上的猎人划动船桨的声音与人们的欢声相应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展现了狩猎的场面,也体现了参与者的喜悦之情。
最后,“合围徐俟际,五字适因成”点明了狩猎的最终目的——合围,等待猎物的出现。这五个字简洁有力,既表达了狩猎的策略,也暗示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洋淀水围狩猎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清代宫廷生活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的融合,同时也蕴含了对和谐共生、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