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时已久,离思入斜曛。
木落乌啼树,风高雁入云。
人家依岸仄,鸡犬隔篱闻。
指点西山近,浮峦净翠雯。
客行时已久,离思入斜曛。
木落乌啼树,风高雁入云。
人家依岸仄,鸡犬隔篱闻。
指点西山近,浮峦净翠雯。
这首清代张䌌英的《自馆陶入都舟行杂咏(其三)》描绘了诗人舟行途中所见所感。首句“客行时已久”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旅途劳顿,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接着,“离思入斜曛”将离愁融入黄昏的景色中,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木落乌啼树,风高雁入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抒发情感,秋叶飘零,乌鸦哀鸣,大雁南飞,这些意象寓示着时光流逝和旅途的孤寂。诗人观察细致,选取了富有季节特色的景致。
“人家依岸仄,鸡犬隔篱闻”写出了沿途村庄的宁静与烟火气息,虽然相隔不远,但只能听到鸡犬之声,更显出行者的孤独与远方的遥不可及。
最后,“指点西山近,浮峦净翠雯”以景结情,诗人远望西山,峰峦叠翠,如丝如缕,给人以安慰和希望,也暗示着旅程的终点和新的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舟行途中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金陵限南北,形势岂其然。
楚役六千里,陈亡三百年。
江山空幕府,风月自觥船。
主送悲凉岸,妃埋想故莲。
台倾凤久去,城踞虎争偏。
司马壖庙域,独龙层塔颠。
森疏五愿木,蹇浅一人泉。
棁杖穷诸岭,篮舆罢半天。
朱门园渌水,碧瓦第青烟。
墨客真能赋,留诗野竹娟。
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
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