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艰苦与悲壮,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状况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战士们在严寒中坚守岗位的情形。诗人运用“青坂”、“太白窟”等地名,营造出边塞的荒凉气氛,同时“黄头奚儿”、“数骑弯弓”则传达了一种紧张和危险的氛围。
“山雪河冰野萧飋”,诗人以此句强调了环境的严酷,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界与战争的双重压迫。“青是烽烟白人骨”,这里的“青”指的是远处或久远的烽烟,暗示着战乱连绵不绝,而“白人骨”则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毁灭。
最后两句“我军青坂在东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坚守岗位、期待着战事早日结束的深切期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传递出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