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有女寄外家,伶仃飘泊空如花。
采得双柑不忍食,索人远过投阿爷。
陶令多情中郎苦,一形一影西日斜。
愿汝出门鼓琴瑟,不愿去国悲胡笳。
呜呼六歌兮音转细,晦日无光掩青桂。
有女有女寄外家,伶仃飘泊空如花。
采得双柑不忍食,索人远过投阿爷。
陶令多情中郎苦,一形一影西日斜。
愿汝出门鼓琴瑟,不愿去国悲胡笳。
呜呼六歌兮音转细,晦日无光掩青桂。
这首明代虞淳熙的《仿杜工部同谷七歌(其六)》描绘了一位女子孤单无依的形象。她身处异乡,如同飘零的花朵,寄身在外家,生活艰辛。她采摘了双柑,却舍不得独自享用,宁愿找人送到远方的父亲那里,表达思念之情。诗人以陶渊明和蔡邕(中郎)的典故,暗示女子的深情与苦楚,她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孤独而哀伤。
接着,诗人希望这女子能在出门时弹奏琴瑟,享受音乐带来的慰藉,而不是因远离祖国而悲叹胡笳之声。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音调渐趋哀婉,如同晦暗的日子,连明亮的月桂树都失去了光彩。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艰难,以及对家庭和故土的深深眷恋。
瑞霭非烟,小春良月,翠开五叶阶蓂。
补陀现相,今日庆生辰。
江夏芳流秀国,芝兰茂、世袭簪缨。
天恩厚,金花屡锡,偕老共卿卿。
画堂,歌舞处,香浮宝鸭,寿酒频斟。
愿朱颜绿鬓,常似青春。
待得蟠桃三熟,与群仙、会宴西清。
台星照,婺星箕耀,南极镇长明。
疾眼逢春四壁空,夜来山雪破东风。
未知王母千年熟,且共刘郎一笑同。
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朝红。
僧虔蜡炬高三尺,莫惜连宵照露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