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红销尽利名缰,兴到湖山取次行。
万马拍堤春浪起,一龟曝日晓峰横。
客中寝饭根尘寂,雪后松篁意气生。
身是定僧无欠剩,惟馀双鹤报寒更。
软红销尽利名缰,兴到湖山取次行。
万马拍堤春浪起,一龟曝日晓峰横。
客中寝饭根尘寂,雪后松篁意气生。
身是定僧无欠剩,惟馀双鹤报寒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在宋代清晨散步时的闲适心境。首句"软红销尽利名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功名束缚后的轻松,"利名缰"象征着名利的束缚。接下来的"兴到湖山取次行"则展现出诗人随性而行,游历山水的洒脱。
"万马拍堤春浪起"运用了比喻,形容湖面春水涌动如同万马奔腾,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一龟曝日晓峰横"则以孤独的龟和挺立的山峰构成静态画面,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
"客中寝饭根尘寂"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简单生活,心境清净如佛家修行,"根尘寂"暗指超脱尘世的禅意。"雪后松篁意气生"进一步描绘了雪后松竹的清新景象,寓含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身是定僧无欠剩,惟馀双鹤报寒更"以定僧自比,表示自己心境如定,无欲无求,只剩下双鹤相伴,报以寒冷夜晚的更声,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禅意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风雅情趣。
远行出门闾,举足心自量。
鄙夫念鸡肋,男子志四方。
勿作儿女态,徘徊在闺房。
闺房讵足道,瞻顾萱草堂。
秋风势如雨,秋露色如霜。
萧萧萱草堂,皇皇游子装。
游子为饥驱,贸然适殊乡。
仰头发长啸,低头重徬徨。
儿行二千里,母心万里长。
万里有时极,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路旁无深谷,路旁无高冈。
高冈与深谷,乃在慈母肠。
游子动深省,泪下沾衣裳。
儿泪有时乾,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儿行途路旁,一行一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