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潦草。帘外春寒峭。晴雪满阶慵不扫。
瘦了梅花多少。玉人懒起娇柔。绣衾偎暖香篝。
道是宵来中酒,日高犹未梳头。
梦魂潦草。帘外春寒峭。晴雪满阶慵不扫。
瘦了梅花多少。玉人懒起娇柔。绣衾偎暖香篝。
道是宵来中酒,日高犹未梳头。
这首《清平乐·雪霁》由清代词人赵我佩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室内温暖与室外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活状态的细腻观察。
“梦魂潦草”,开篇即以“潦草”二字形容梦中的景象,暗示梦境的纷乱与不清晰,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帘外春寒峭”,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帘外的寒冷与室内的温暖形成对比,预示着词人内心的某种矛盾或挣扎。
“晴雪满阶慵不扫”,雪后的阳光洒在满地的积雪上,虽然美丽,却也让人感到懒散,不愿意去清扫,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词人情感的投射,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与逃避之间的微妙平衡。
“瘦了梅花多少”,一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梅花在雪后显得更加清瘦,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喻了词人内心的感受——在经历了某种变化或考验之后,自己也仿佛变得更为坚韧或孤独。
“玉人懒起娇柔”,词人将自己比作“玉人”,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慵懒的状态,同时“娇柔”二字则透露出一丝女性特有的柔美与娇羞,展现出一种温婉而略带哀愁的气质。
“绣衾偎暖香篝”,在温暖的被褥中,靠近香炉,享受着香气的包围,这一场景既温馨又略带寂寞,反映了词人在寒冷冬日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道是宵来中酒,日高犹未梳头”,最后两句以对话的形式,描述了词人昨晚饮酒过量,直到太阳高照仍未起床梳妆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随意与放纵,也流露出一种对日常琐事的疏离感,以及对自我状态的反思。
整体而言,《清平乐·雪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与思考。
如君大似陆云龙,一喷词场万马空。
文透退之关捩子,骚传正则祖家风。
三年拄笏南云里,两手投竿西日中。
璧水蓬山剩虚席,儤筵趁取牡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