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家风承旧相,国体继皇姑。

定策从中禁,传声震海隅。

春风开闭蛰,朝露湿焦枯。

万里生还客,冠缨泪雨濡。

(0)
注释
家风:家族世代相传的习俗和风气。
皇姑:对女性皇族的尊称,此处指皇后或公主。
定策:决定国家重大策略。
从中禁:皇宫内部。
海隅:边远地区,角落。
开闭蛰:春天到来,昆虫从冬眠中醒来。
朝露:清晨的露水。
焦枯:形容土地极度干旱。
万里生还客:长途跋涉归来的人。
冠缨:古代官员的帽子装饰,这里代指归客。
泪雨濡:泪水如雨般湿润。
翻译
家族传统承袭古老风貌,国家体制延续皇家血统。
在皇宫中决定国家大计,声音传遍海角天涯。
春风吹过唤醒冬眠的昆虫,早晨露水滋润干涸的土地。
远行万里的归客,满心激动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悼念大行皇太后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人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了皇太后的家族传统和她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家风承旧相"表达了皇太后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品德,"国体继皇姑"则强调了她在维护国家体制方面的关键角色。"定策从中禁,传声震海隅"描绘了她在决策核心地位的影响力,她的声音远播四方。

"春风开闭蛰"运用了春天的意象,象征皇太后的仁政如同春风般唤醒生机,"朝露湿焦枯"则寓言她的恩泽如清晨露水滋润万物,即使是枯木也能重获生机。最后两句"万里生还客,冠缨泪雨濡",通过万里归来的臣子们流泪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深深的哀思和感激之情,他们的泪水打湿了帽带,象征着无尽的悲痛与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庄重的挽诗,展现了苏辙对大行皇太后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广州荔支词·其七

翡翠墟边种更佳,客来仙核不须怀。

葡萄此日应归汉,橘柚繇来不踰淮。

(0)

赠宋元亨·其二

雄刀三载箾中鸣,报怨而今事已成。

何必君思频见赦,千秋人识子崔名。

(0)

从塞上偕内子南还赋赠·其十八

高士繇来重妻子,莫将梅福比梁鸿。

五噫歌罢今当去,去向姑苏台以东。

(0)

柬赵子实·其十

我昨题诗太华峰,仙人掌上抱芙蓉。

玉浆一就明星饮,赋比青莲思更浓。

(0)

柬赵子实·其五

走马阴山竞射雕,嘶风代马为君骄。

英雄不向沙场月,那得铙歌合短箫。

(0)

两过三峡桥上作·其三

一片鄱阳九水通,茫茫吴楚有无中。

云开忽见庐山影,半壁芙蓉挂白虹。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