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乘新霁,云林共扣扃。
轻舟过下渡,远水涨前汀。
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
谁知得深趣,履齿石苔青。
有客乘新霁,云林共扣扃。
轻舟过下渡,远水涨前汀。
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
谁知得深趣,履齿石苔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希深避暑香山寺》中的片段,描绘了雨后初晴时与友人一同游览香山寺的场景。"有客乘新霁",点明了时为雨后,天气清新;"云林共扣扃",写出了诗人与朋友步入山林,关闭寺门,享受宁静的时刻。"轻舟过下渡,远水涨前汀",通过舟行水面,展现出水势微涨的动态画面。
"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进一步描绘了山野间的幽深与苍茫,雾气缭绕,意境深远。最后两句"谁知得深趣,履齿石苔青",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领略自然之美的喜悦,以及对这种超脱尘世、深入自然之趣的领悟。
整体来看,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清新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的心境,体现了宋诗的淡雅与意境之美。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
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
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
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
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
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
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
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
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
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
风雨暗,旌旗湿。
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
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