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师川至李氏涵虚阁》
《同师川至李氏涵虚阁》全文
宋 / 洪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阑暑追凉得佳处,笋舆乘兴入蒿蓬。

乍停西岭三秋雨,得借东湖一曲风。

江上帆樯来雉堞,波间荷芰没凫翁。

后车孺子贤孙在,吊古徘徊返照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寻幽纳凉的情景,诗人乘坐竹轿,兴致勃勃地探访隐秘之处。首联“阑暑追凉得佳处,笋舆乘兴入蒿蓬”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夏日酷暑中寻求清凉之境的过程,竹轿(笋舆)载着诗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深入到蒿蓬之中,寻找那片凉爽之地。

颔联“乍停西岭三秋雨,得借东湖一曲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刚刚经过西岭的三秋细雨洗礼,空气清新,再借由东湖的一曲轻风,使得整个环境更加宜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雨后的静谧与风的轻柔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颈联“江上帆樯来雉堞,波间荷芰没凫翁”描绘了一幅江面风光图。江面上帆船如织,仿佛直抵城墙(雉堞),而水波间的荷花与菱角似乎淹没了一位悠闲的渔翁,画面充满了动态与静态的和谐之美,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后车孺子贤孙在,吊古徘徊返照红”则引出了对历史的追思。诗人与同伴们在游览之后,坐在车上,回忆起过往的历史人物,心中充满感慨。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们的脸上,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生的沧桑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寻凉、自然景观、历史追忆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洪刍
朝代:宋

宋洪州南昌人,字驹父。洪朋弟。哲宗绍圣元年进士。放意江湖,不求闻达。徽宗崇宁中坐元符上书邪等,降官监汀州酒税,入党籍。钦宗靖康中为谏议大夫。汴京失守,坐为金人括财,流沙门岛卒。有《老圃集》、《香谱》。
猜你喜欢

赋夏肯父所性堂

心外非吾有,区间忝尔生。

道原无欠剩,物与共流行。

绳瓮谁言辱,旂常未足荣。

反躬深体认,莫浪付诗情。

(0)

窗前竹

拔地停空翠削成,与凡草木不同荣。

无心到彼难教曲,有节防身只自清。

本是孤根穿草壤,谁令弱杪上云程。

碍檐敲瓦宜芟去,好伴寒松涧壑声。

(0)

和杨兄两诗·其一

鲁教寂寥邹辨已,异端塞路日殷繁。

宝丝远缉千年绪,古鉴新磨一世昏。

正道以身为屏翰,真儒于此见渊源。

缄来遗像知君意,百世师模俨若存。

(0)

偶题

雪外乱山才约略,雨中平野更凄迷。

有人支枕篷窗底,卧看群牛渡野溪。

(0)

大龙湫

半世名闻始见之,洞心无语立多时。

经行处处皆奇绝,此比诸峰更绝奇。

(0)

行香子

黄金叶细,碧玉枝纤。初暖日、当乍晴天。

向武昌溪畔,于彭泽门前。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

数株堤面,几树桥边。嫩垂条、絮荡轻绵。

系长江舴艋,拂深院秋千。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