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映春波水。盈盈只在沅江里。湘水下巴邱。
湖西是鼎州。停桡相借问。咫尺花源近。
三户复何人。长歌埽暴秦。
桃花红映春波水。盈盈只在沅江里。湘水下巴邱。
湖西是鼎州。停桡相借问。咫尺花源近。
三户复何人。长歌埽暴秦。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水面波光粼粼,桃花倒映其中,仿佛仙境般的桃源就在沅江流域。诗人笔下的湘水和巴邱,以及湖西的鼎州,都与这美丽的桃花相映成趣。行船至此,诗人停下桨,与人交流,发现桃花源近在咫尺,不禁引发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他也感慨于世事变迁,询问是否还有像桃花源那样的避乱之地,暗示着对动荡时局的忧虑,最后以“长歌埽暴秦”表达对暴政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深沉的历史反思。
沐侯风月浩无边,但置琴书不置田。
豪来直欲手擎天,山河带砺世世传。
气如长虹吸百川,中原豪杰谁能先。
我来滇南结宿缘,一团春意暖于绵。
锦衣光炫彩云鲜,笔底倒流三峡泉。
称量国事如持权,力追古作希前贤。
堂堂虎帐惟青毡,秋水芙蓉出自然。
平生济弱兼扶颠,青天白日绝无偏。
客来投辖思久延,竹头木屑无不怜。
兴酣击筑浪呼拳,一食何须费万钱。
江河之流起滴涓,妙年勋业须慎旃。
仰当弥高钻弥坚,等閒超出三乘禅,能文能武真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