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饮岩栖愿已违,小舟拂晓泛涟漪。
蒲丛露冷泣姑恶,木末云深叫子规。
山近三茅便杖屐,酒沽五里带糟醨。
乘风俓拟寻幽躅,莫负当年汗漫期。
涧饮岩栖愿已违,小舟拂晓泛涟漪。
蒲丛露冷泣姑恶,木末云深叫子规。
山近三茅便杖屐,酒沽五里带糟醨。
乘风俓拟寻幽躅,莫负当年汗漫期。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乘舟探访三茅山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句“涧饮岩栖愿已违”,透露出诗人原本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踏上旅途。接着,“小舟拂晓泛涟漪”一句,以清晨泛舟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蒲丛露冷泣姑恶,木末云深叫子规”两句,通过描写水边露珠在晨光中闪烁,仿佛姑恶鸟的啼声,以及远处云雾中传来的杜鹃鸟叫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触动与共鸣。
“山近三茅便杖屐,酒沽五里带糟醨”则描述了诗人接近目的地时的情景,他准备好了登山的装备,并在途中购买了酒,似乎预示着即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与期待。
最后,“乘风俓拟寻幽躅,莫负当年汗漫期”表达了诗人决心追寻隐逸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辜负过去的理想与承诺。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追求理想的努力与坚持。
书空咄咄,向吟窗谱就,霓裳新阕。
一点雄心消不尽,化作彩云千叠。
滴粉搓酥,描香绘影,长吉心头血。
步虚声里,泠泠似有仙骨。
应是秋颖花生,墨池香润,照彻瑶台雪。
放眼乾坤供一醉,醉把唾壶敲缺。
鬼也揶揄,天乎懵懂,此意凭谁说。
倚歌而和,欲将长笛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