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不道妨行色,碍眼仍须彻帽裙。
愿借仙人白鹇尾,自家亲扫北山云。
爱山不道妨行色,碍眼仍须彻帽裙。
愿借仙人白鹇尾,自家亲扫北山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于山野之中的情景。"爱山不道妨行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即使是崎岖的山路也不会成为阻碍,而是愉快前行的一种色彩。"碍眼仍须彻帽裙"则写出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景物时,哪怕是视线上的障碍物,也需要通过衣物(可能是指竹叶之类)来避开,以保持心境的纯净。
第二句中的"愿借仙人白鹇尾"充满了想象和浪漫色彩,诗人希望能够拥有仙人的法力,用神鸟的羽毛扫清一切不洁的东西,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心灵状态。最后一句"自家亲扫北山云"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动手,去净化心中的那片天空,即使是远在北山之上的云,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清扫。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更体现了一种精神自主和内心净化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纯洁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渴望。语言清新自然,意境辽阔,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自昔神仙令,抽簪雅自宜。
谁堪腰下组,易取涧头芝。
沧海尘初起,乾坤坠可疑。
罢官当不悔,弹事实相知。
搔虱山公绝,求羊二仲私。
田园彭泽菊,归思习家池。
投劾身将隐,忧时鬓渐丝。
丹砂怀句漏,香草握江蓠。
旧德含群有,弘文寿两仪。
伴琴惟鹤在,脱舄只凫随。关尹留?老,匡人厄孔尼。
且凭千日酒,为尽手中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