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其二》
《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其二》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诗不能工张约斋,有人曾说访渠来。

病馀百拙慵开口,愿听晴空起怒雷。

(0)
注释
诗不能工:写诗技巧不够精湛。
张约斋:诗人名字,可能指代某位擅长诗歌的人。
有人曾说:有其他人曾经提出建议。
访渠来:去拜访他。
病馀:病后。
百拙:形容极其笨拙。
慵开口:懒得开口说话。
愿听:希望听到。
晴空:晴朗的天空。
起怒雷:响起惊人的雷声。
翻译
无法像张约斋那样写出精美的诗篇,
有人曾经提议去拜访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病中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交流之情。

“诗不能工张约斋”,这里“诗不能工”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自谦态度,可能因为疾病缠身,导致心神不宁,难以集中精力来创作出水平高超的诗篇。同时,“张约斋”则是指诗人的书房或工作室,暗示了他渴望回到平日里吟诗作对的地方。

“有人曾说访渠来”,这句话表达了朋友曾经来过探望的温馨往事。“有人”即指那位关心自己的友人,“曾说访渠来”则是描述过去发生的情景,渠可能指的是通向诗人住所的小路,这里象征着友情的连结和回忆。

“病馀百拙慵开口”,这句表达了诗人的病痛之中,对于交流的渴望以及身心俱疲的状态。“病馀”说明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百拙"则形容身体的不适与精神上的沉重,而“慵开口”则是说因为各种原因,他难以轻易开口说话。

“愿听晴空起怒雷”,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心中对激昂情感和文学灵感的向往。"愿听"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晴空起怒雷"则是自然界中的壮观景象,通常被用来比喻激烈的情感和强大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疾病和文学创作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题诸宫·其二

画桥红去卷蛾眉,台榭遗踪草树迷。

犹有天然无限意,一池春水浴凫鹥。

(0)

次韵李德升老堂·其二

野堂岂意题佳句,强欲赓酬愧续貂。

闲适更须驰厩马,访临无惜过溪桥。

秋风南浦观垂钓,落日东山伴采樵。

此乐有时惊自得,泥途何必羡烟霄。

(0)

次韵姜光彦移居

仕途忧患久相随,老去求闲遂燕私。

陇笛不闻吹旧曲,彩笺时见赋新诗。

清宵好月穿蓬户,落日凉风动桂枝。

两鬓霜毛如旧少,按弦无意望钟期。

(0)

次韵陈国佐喜雨

吾皇恳恻念三农,圣德昭昭格昊穹。

丹诏丁宁祈雨泽,幽人歌咏愿年丰。

焦枯已有生成意,膏润全归造化功。

窃食太仓真厚幸,况闻湖外奏肤公。

(0)

句·其一

我辈自应须左转,知君岂是背匙人。

(0)

放光二大士赞

人趣可学道,乃为淫事苦。

生那落迦中,方无淫欲乐。

众生如犛牛,爱此贪欲尾。

异哉两童子,藕花中化生。

对天龙鬼神,作大师子吼。

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

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

以是因缘故,證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复作师子吼。

若从今日始,不断贪欲心。

是则为灭绝,十方三世佛。

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虚无。

太虚有殒坏,众生界有尽。

我此愿不尽,稽首平等慈。广大同体悲。

于刹刹尘尘,證我作是说。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