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先生忧患馀,年衰一倍惜居诸。
思求易史莲须阁,表里春秋作一书。
九卦先生忧患馀,年衰一倍惜居诸。
思求易史莲须阁,表里春秋作一书。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自题易叶轩(其五)》。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对易学的深厚兴趣。
首句“九卦先生忧患馀”,以“九卦”象征易学的精髓,暗示诗人作为易学研究者,经历了诸多忧患,但依然坚守在易学的探索之路上。接着,“年衰一倍惜居诸”则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更加珍惜每一刻的研究时光,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与执着。
“思求易史莲须阁”一句,表明诗人渴望深入研究易学的历史,可能是指寻找或整理与易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以“莲须阁”为象征,展现出他对知识宝库的向往和追求。“表里春秋作一书”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目标,即通过内外兼修,将易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撰写出一部全面反映易学内涵的著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屈大均作为易学研究者的深厚情感与远大抱负,通过对易学历史的探索与总结,旨在推动易学的发展与传承。
女墙直。回阚山亭路碧。
东风紧、饥弄画眉,飞扑帘旌旧红色。无家任去国。
谁识。寻巢旧客。
云岩畔,双柳胜人,发亸春梳谩寻尺。迟徊见欢迹。
几刬腊堆屏,翻酒莹席。幮书鼠与蟫交食。
更钿阁脂渗,绣床绒乱,惊魂飞似箭过驿。
剩堂阖南北。凄恻。素尘积。又故燕伤心,来话岑寂。
兼旬欲去无情极。黯近戍挝鼓,废楼闻笛。
铜龙宵涸,似送我,泪慢滴。
共汝伤心惯。又今宵、清歌明月,小楼西畔。
一桁丁帘残烛影,照彻冶游人倦。
空回忆、短桥红板。
道是吴儿心木石,记那回、偷眼阑阴见。
乍群衩,冷香展。梦痕一霎风吹断。
叹沧桑、而今也到,仙山阆苑。
新颤雨花红簌簌,输与夕阳来管。
怕春事、三分有限。
莫向尊前成惜别,算湘江、未抵相思半。
怊怅煞,彩云散。
罥今宵、四厢花影,层层低拂浓绣。
赚君来是珠江水,又到送君时候。珠泪有。
怕一样啼多,减了鲛人瘦。灯魂红骤。
怪点屟身轻,扶梯手涩,两两断肠够。
天涯别,第一莫嫌中酒。梅边月姊私咒。
楼阑百尺兜人住,也要片时将就。相记否。
记那夕提鞋,那夕双携手。抵鬟亸袖。
恁背语琵琶,潮生月堕,耐得五更久。
驿柝递寒,桥灯呼酒,隋家花月何许。
梦游曾十里,淮水无今古。伤心鲍家一赋。
甚年年、阻烽江浦。
白骨埋娇,青山唤渡,相望正凄苦。珠尘暗香飞路。
有停骢巷陌,记曲帘户。青衫嫌泪少,红鬼应潮去。
飘零杜牧犹年少,恁南北、关河孤旅。聊寄与。
笼沙月湘边雁侣。
台城风大,撼阑干百尺,泪珠盈斛。
醉眼人来山川醒,只有斜阳满目。
钟阜东蟠,大江西上,六代摧乔木。
寒鸦作语,数声啼下江竹。
却忆翠辇南巡,层峦写咏,凭吊南朝曲。
铁马金戈无限恨,幻了中原棋局。
海舶千屯,吴天一发,愁见胡睛绿。
鸡鸣客去,埭前三两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