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三首·其三》
《古诗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方以智   形式: 古风

海渚无桥梁,日暮波浩浩。

车马不能通,远望惄如捣。

浮云日以变,我亲日以老。

万里飞烟尘,天木伤草草。

梦见故乡客,言归苦不早。

旧宅属何人,斗大梧桐槁。

亲戚有书来,书中何所道。

上言邻里殊,下言故人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亲人老去的感慨。首句“海渚无桥梁,日暮波浩浩”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无法跨越的孤独感,日暮时分的波涛汹涌更添了几分凄凉。接着“车马不能通,远望惄如捣”进一步强调了与故乡的隔绝,远眺故乡如同被石杵捣碎的心,表达了强烈的思念之情。

“浮云日以变,我亲日以老”两句,将自然界的变幻与个人生命的衰老相对比,流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深深挂念。“万里飞烟尘,天木伤草草”则通过广阔的景象,渲染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离散和衰败哀叹。

“梦见故乡客,言归苦不早”表达了诗人梦中回到故乡,却因现实的阻隔而无法真正回归的遗憾。“旧宅属何人,斗大梧桐槁”则通过描述荒废的旧居,暗示了故乡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悲哀。“亲戚有书来,书中何所道”写出了诗人收到家书,却不知其中内容的期待与失落,“上言邻里殊,下言故人少”点明了故乡环境的变化以及亲朋好友的减少,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方以智

方以智
朝代:明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猜你喜欢

南柯子·坐卧常澄湛

坐卧常澄湛,连绵缓吸呼。
温温九气聚*炉。
滚泛身田,昼夜饮琼酥。
腹内三丹有,心头一物无。
养成健体契空虚。
出没惺惺,实相现元初。

(0)

一枝花·玉壶金世界

玉壶金世界。
日月同光彩。
仙童为活计、恋风采。
觅药川源,日日西南采。
收拾归碧海。
始结金晶,九变还元不坏。
熏透遍身香雾霭。
涌出光明大。
长生纯体现、傲物外。
可去声界惺惺、动静都无昧。
一体含融量,括古包今聚散,无*无碍。

(0)

行香子 李会首问道

大道无形。
强立其名。
判五气融摄生成。
贯通六合,总括群灵。
本无情,亦无臭,又无声。
人悟勤行。
造化无生。
要灰心、杳杳冥冥。
不空不有,妙体纵横。
这真常,腾今古,独惺惺。

(0)

武陵春 警执法

人自因言能悟理,得理要忘言。
既得鱼时莫执筌。
筌执谩着鞭。
闭口藏舌不作解,默默究重玄。
专气修心息妄缘。
月冷照青天。

(0)

采桑子·虚无妙道心坚守

虚无妙道心坚守,虚自投来。
氤氲成胎。
灵质无中日月栽。
时时自饮昆山酒,醉卧丹台。
令摄三台。
万劫迷云一豁开。

(0)

万年春·活计安闲

活计安闲,日日风月为真宰。
心无挂。
静听猿啼,似诉无生话。
一味清凉,眼底无纤芥。
光明大。
内外辉辉,如托虚空界。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