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若有灵,定证涅槃三世界;
生何薄命,枉陪措大十年穷。
死若有灵,定证涅槃三世界;
生何薄命,枉陪措大十年穷。
这首挽妻诗,情感深沉,哀婉动人。开篇“死若有灵,定证涅槃三世界”,以佛教中的涅槃境界表达对亡妻灵魂的寄托与期待,希望她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解脱与安宁。接着“生何薄命,枉陪措大十年穷”,则是对妻子生前命运的感慨,感叹她的生命如此短暂,却经历了十年的困顿与艰辛,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死两界,既展现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命运不公的思考。语言质朴而深情,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
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
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
南陌。
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
朱楼水侧。
雪面波光,汀莲沁颜色。
当时醉近绣箔,夜吟寂。
三十六矶重到,清梦冷云南北。
买钓舟溪上,庆有烟蓑相识。
占春压一。
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
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
独曳横梢瘦影,入广平、裁冰词笔。
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
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
若把南枝,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阙。
相将初试红盐味,到烟雨、青黄时节。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阔。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亦知世路薄忠贞,不忍残年负圣明。
只待东封沾庆赐,碑阴别刻老臣名。
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黑须寄在白须生,一度秋风减几茎。
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