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
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
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
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
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
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
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贵州提学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友人此行的深切关怀。
首联“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以蓟门为背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杨柳未堪攀则暗示了离别的伤感。颔联“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赞扬了友人所在之地的文采风流,并表达了对友人身份地位的尊重。颈联“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描绘了友人前往之地的遥远与艰难,体现了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尾联“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表达了对友人勇敢前行、传播知识的敬佩之情。最后两联“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友人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则寄托了对友人能够实现理想、造福一方百姓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事业的期许与祝福,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
二年别咸秦,八月过崤渑。
碎石隐地起,险涂抱山转。
我马无完蹄,我仆有重趼。
林红烈炬暴,涧白乱流浅。
夙驾露湿衣,夕休独临馔。
辙迹环九州,孔子未能免。
咨予独何人,安坐颜辄腼。
区区适其宜,誓将策疲软。
盈数号良月,应钟飞律灰。
当年凝间气,此际毓元台。
出契千龄运,居为百辟魁。
智多全德水,位峻冠朝槐。
经世雄门盛,熙邦钜业开。
赉商名掩傅,平蔡略轻裴。
肃物严秋去,充闾庆旦来。
最谁兴善颂,蒙顾实微才。
圭衮荣长享,松筠岁不摧。
相阶常焕耀,岩石镇崔嵬。
适限縻官句,无缘荐寿杯。
应天五福外,更愿事康哉。
簿领非吾事,儒林物议间。
谈经泮宫水,校籍道家山。
职业才相称,尘劳岂素娴。
官期慵屈指,亲侧且承颜。
楚岸维齐舫,扬州入故关。
时人荣昼锦,洗眼看南还。
野人斸地得神兵,铲采埋光三尺半。
念求款识推甲乙,櫑具连环既芜漫。
里闾只从曾高说,栋宇未随儿子换。
迄今要自二百年,前此怪藏那得算。
秋风是日来阊阖,利器乘时思击断。
肯论口腹车鱼间,未露文章斗牛畔。
良工拂拭劳三浴,志士提携思一旦。
张雷博识固自佳,贾郭充庭还可叹。
北岩华阴土性弱,颜色暂时供把玩。
不如一洗清海水,径斩长鲸为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