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百二汉咸阳,捧册亲藩重夕郎。
桐叶剪圭河水白,莲花开阁岳云苍。
铜驼一别茏葱色,金马重来剑舄行。
归日正逢停辇待,可无封事奏明光。
关城百二汉咸阳,捧册亲藩重夕郎。
桐叶剪圭河水白,莲花开阁岳云苍。
铜驼一别茏葱色,金马重来剑舄行。
归日正逢停辇待,可无封事奏明光。
此诗描绘了送别尹给谏君润册封秦世子的场景,以壮丽的边塞风光为背景,寓含深沉的历史感与庄重的仪式感。
首联“关城百二汉咸阳,捧册亲藩重夕郎”,开篇即以雄浑之气概,将读者引入宏大的历史情境中。关城百二,指险要的关隘,汉咸阳则代表了古代的辉煌与威严。捧册亲藩,体现了册封仪式的庄重与尊贵,重夕郎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使命的延续。
颔联“桐叶剪圭河水白,莲花开阁岳云苍”,运用自然景观的对比,展现了册封仪式的神圣与壮观。桐叶剪圭,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传递;河水白,岳云苍,则是自然界的纯净与苍茫,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颈联“铜驼一别茏葱色,金马重来剑舄行”,通过铜驼与金马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铜驼一别,意味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金马重来,则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剑舄行,既指仪仗队的庄严,也暗含着权力与荣誉的传承。
尾联“归日正逢停辇待,可无封事奏明光”,表达了对尹给谏君润归途的期待与祝福。停辇待,象征着朝廷对此次册封的高度重视;封事奏明光,则寓意着君主对封赏之事的审慎与公正。全诗在赞美与祝愿中结束,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送别仪式的庄重与宏大,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杀其母,立其子,世间怪事乃有此。
当年恐学雉攫人,后世依然燕啄矢。
钩弋宫,尧母门,殊恩迭宠真无伦。
一朝趋送掖廷狱,外间议论徒□□。
李夫人死不反顾,是耶非耶帐中遇。
若教生子如弗陵,夜台愁煞姗姗步。
人生难定吉与凶,母以子贵翻成空。
思患预防自有道,汉武那得为英雄?
君不见,拓跋魏氏更惨刻,世世相传不肯易。
流毒难逃作俑名,伤心不独为钩弋。
入秦蔡泽,急横金跃马、难甘雌伏。
今代才名羁旅客,醉倚长杨抛筑,一雁清秋,三关落日,人比萧萧竹。
薄游书剑,官斋移杨堪宿。
试问悬瓮风烟,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
极眺高歌偕骑省,指点残枫剩槲。
越石登楼,太真披扇,天凑清狂福。
归来重九,新词珠定盈斛。
水面归鸦,斜阳挂、远村高木。
严霜降、小园柑橘,郁然浮绿。
一匕青精朝作饭,百年乌桕寒依屋。
竹添孙、个个拂云梢,森如玉。林下步,溪头宿。
呼稚子,驱黄犊。把储王几首,田家诗读。
隐矣焉文捐笔砚,嗒然丧我忘歌哭。
拨孤灯、薄酒正相宜,新篘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