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僧支提寺》
《访僧支提寺》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高名每惯习凿齿,巨眼忽逢支道林。

共夜不知红烛短,对床空叹白云深。

满前钟鼓何曾忍,匝地毫光不用寻。

欲识天冠真面目,鸟啼猿啸总知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sēngzhī
sòng / yóu

gāomíngměiguànzáo齿chǐyǎnféngzhīdàolín

gòngzhīhóngzhúduǎnduìchuángkōngtànbáiyúnshēn

mǎnqiánzhōngcéngrěnháoguāngyòngxún

shítiānguānzhēnmiànniǎoyuánxiàozǒngzhīyīn

注释
高名:显赫的名声。
每惯:常常。
习凿齿:指人名,这里代指名声显赫的人。
巨眼:敏锐的眼力。
支道林:人名,著名的佛教高僧。
共夜:深夜。
红烛:红色的蜡烛。
对床:两人相对而卧。
白云深:形容山林幽深。
何曾:哪里曾。
忍:忍受。
匝地:遍布大地。
毫光:微弱的光芒。
天冠:比喻高人的身份或智慧。
真面目:真实的性格或本质。
鸟啼猿啸:自然界的鸣叫声。
总知音:都能理解。
翻译
他名声显赫常被人提及,突然遇见了眼光独到的支道林。
深夜相谈浑然忘却烛光短,相对而坐只能感叹山林之深远。
满耳钟鼓声中从不觉得刺耳,遍地光芒无需刻意寻找。
想要真正了解他的真性情,只需倾听鸟鸣猿啼就能共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访僧支提寺》,通过对僧人支道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僧智慧与禅意的敬仰。首句“高名每惯习凿齿”,将支道林的名声比作古代博学的史家凿齿,暗示其学识深厚;次句“巨眼忽逢支道林”则赞美他的洞察力如同明眼人般独特。

“共夜不知红烛短,对床空叹白云深”两句,通过夜晚长谈的场景,描绘了诗人与支道林深入交流的情境,即使时间流逝,他们也浑然不觉烛火已短,感叹禅心如白云般深远。接下来,“满前钟鼓何曾忍,匝地毫光不用寻”进一步赞美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人的修为,即使钟鼓声声,也未能打扰他们的内心平静,他们的智慧光芒无需刻意寻找。

最后两句“欲识天冠真面目,鸟啼猿啸总知音”表达了诗人对支道林的敬仰,认为他能理解自然界的语言,仿佛与天地万物共鸣,揭示出他的超凡境界和深厚禅修的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访僧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支提寺僧人支道林的敬仰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七言嚵语联句

拈䭔舐指不知休,欲炙侍立涎交流。

过屠大嚼肯知羞,食店门外强淹留。

(0)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上尊儒学,春秋奠茂勋。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0)

酬张九龄使风见示

兹地五湖邻,艰哉万里人。

惊飙翻是托,危浪亦相因。

宣室才华子,金闺讽议臣。

承明有三人,去去速归轮。

(0)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二

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

披室生白,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

出纳帝命,弘兹在宥。

(0)

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

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

野人不识中书令,唤作陶家与谢家。

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

(0)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嘉晨令节共陶陶,风景牵情并不劳。

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

晴光一一呈金刹,诗思浸浸逼水曹。

何必销忧凭外物,祗将清韵敌春醪。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