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
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
俨对丹墀日,捷排阊阖云。
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
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
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
俨对丹墀日,捷排阊阖云。
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科举前夕对亲友的深情寄托和对未来考学之路的坚定信心。"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表达了诗人临别时对家人的关切与不舍,"衣钵"象征着生活所需,同时也是家人的期望和祝福。
"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则展示了诗人对科举之路的坚持和决心。"梅花"常象征着高洁与寂寞,而"杨叶"则代表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这里通过"征梦"和"砺功勋",诗人传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俨对丹墀日,捷排阊阖云"中的"俨对"形容诗人的端正坐姿,"丹墀"指的是朝廷或考场的厅堂,"捷排"则意味着迅速而有序地解决问题。这里诗人展现了自己在科举考试中稳重、从容应对的态度。
最后两句"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和边疆安危的关注,以及不吝啬个人牺牲去讨论国家大计的决心。"毋惜齿牙"意味着即使牺牲个人的健康,也在所不惜。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亲情和朋友的情感寄托,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科举之志以及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