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蕈》
《玉蕈》全文
宋 / 施枢   形式: 古风

幸从腐木出,敢被齿牙和。

真有山林味,难教世俗知。

香痕浮玉叶,生意满琼枝。

饕腹何多幸,相酬独有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ùn
sòng / shīshū

xìngcóngchūgǎnbèi齿chǐ

zhēnyǒushānlínwèinánjiàoshìzhī

xiānghénshēngmǎnqióngzhī

tāoduōxìngxiāngchóuyǒushī

注释
幸:幸运。
腐木:枯朽的树木。
敢:敢于。
齿牙:牙齿和舌头,比喻批评或评价。
山林味:自然的清新或高雅的气息。
世俗:普通人,社会大众。
香痕:香气的痕迹。
玉叶:珍贵的叶子,比喻美好的事物。
琼枝:美玉般的树枝,象征纯洁或高贵。
饕腹:贪吃的人,这里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相酬:相互回应,回报。
翻译
有幸生于腐朽之木,敢于接受牙齿和舌头的检验。
真正的山林气息,难以让世俗之人知晓。
香气在玉叶上飘浮,生机盎然充满琼枝。
我的满足如此之多,唯有诗歌能回应这份幸事。
鉴赏

这首诗名为《玉蕈》,是宋代诗人施枢所作。施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珍贵的菌类——玉蕈。首句“幸从腐木出”,形象地写出玉蕈生于朽木之中,生命力顽强,暗示其独特品质。次句“敢被齿牙和”,表达对玉蕈敢于与世间的污浊相抗衡,保持其清高之意。

“真有山林味”进一步强调了玉蕈的自然风味,远离尘嚣,具有山林野趣。然而,“难教世俗知”则揭示了这种美味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流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意味。接下来,“香痕浮玉叶,生意满琼枝”,通过描绘玉蕈的香气和生机盎然的姿态,展现出其诱人之姿。

最后两句“饕腹何多幸,相酬独有诗”,表达了诗人对能品味到这难得之物的满足,认为只有诗歌才能真正与这美味相匹配,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欣赏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玉蕈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施枢
朝代:宋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乐溪居万卷楼三首·其一

小艇溪边月,来寻万卷楼。

遂初读书处,鹤去白云留。

(0)

罗浮

传闻此山分蓬岛,锦绣青霞叠相向。

飞云通天两绝奇,更出上界三峰上。

凌乘汗漫不可得,倩谁图画丹青状。

朝真学道走俗子,纪实留题出宗匠。

何当步虚蹑太微,森列金庭五云仗。

祇园琳宇出崔嵬,郁葱佳气天容开。

回头却立睨人境,渺渺瘴雾驱氛埃。

非惟此地相引领,叹我为尔胡为来。

他年欲访经行处,请看姓字镵岩隈。

(0)

挽后村五首·其五

筋力衰难强,伤心苦涕零。

箧多留尺素,药仅致空青。

传后吾何述,生前已自铭。

帷堂才一恸,恨莫听讴铃。

(0)

李斛峰尚书挽诗·其三

中朝更几局,鸣世独铮铮。

奏疏如山稿,哀笳何处声。

虽孤岩石望,何损斛峰名。

应有遗书富,何时见集行。

(0)

月色不可扫·其二

皓色一轮满,吟看独倚楼。

伊谁能扫月,使我不悲秋。

处处寒光共,娟娟素魄浮。

竹知空弄影,帚岂解驱愁。

露重应徒洒,云行却暂收。

谁疑门外雪,谩欲课苍头。

(0)

吊青冢

谁吊千年冢,芳魂唤不醒。

雪连沙外白,春带塞南青。

一酹嗟何及,重泉恨莫扃。

花曾辞汉苑,草不似胡庭。

妾死匈奴在,风悲壮士经。

遥怜斑竹泪,鼓瑟和湘灵。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