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阳明洞天》
《谒阳明洞天》全文
宋 / 陈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羁游何事复来东,岂是三生太史公。

舞鹤台空丹蜕井,见龙坛古瑞名宫。

石帆酒瓮遗秦迹,玉简金书閟禹功。

万壑松风秋愈壮,直将幽意问穹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míngdòngtiān
sòng / chén

yóushìláidōngshìsānshēngtàishǐgōng

táikōngdāntuìjǐngjiànlóngtánruìmínggōng

shífānjiǔwèngqínjiǎnjīnshūgōng

wànsōngfēngqiūzhuàngzhíjiāngyōuwènqiónglóng

翻译
为何我再次来到东方漂泊,难道我是三世太史公转世。
舞鹤旧台只剩空井,见龙古坛隐藏着吉祥的宫名。
石帆酒瓮遗留着秦朝的痕迹,玉简金书封存着大禹的丰功伟绩。
千山万壑的松涛秋意更浓,我只想向苍穹深处探寻那深藏的幽思。
注释
何事:为什么。
复来:再次。
太史公:古代史官,这里指有历史使命的人。
舞鹤台:舞鹤的遗迹。
丹蜕井:可能指仙人修炼的地方。
见龙坛:象征龙出现的神坛。
石帆酒瓮:石制的酒坛。
秦迹:秦朝的遗迹。
玉简金书:珍贵的历史文献。
閟:隐藏。
禹功:大禹的功绩。
万壑:千山万谷。
幽意:深远的思绪。
穹隆:天空,这里指宇宙或自然的最高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起所作的《谒阳明洞天》,通过对阳明洞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叹。首句“羁游何事复来东”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流露出诗人游历至此的偶然与期待。次句“岂是三生太史公”,借太史公之名,暗示此地可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舞鹤台空丹蜕井,见龙坛古瑞名宫”两句,通过“舞鹤台”和“见龙坛”的典故,描绘了洞天内古老的神话传说和遗址,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石帆酒瓮遗秦迹,玉简金书閟禹功”进一步强调了洞天的历史底蕴,秦时酒瓮和神秘的玉简金书,象征着古代先贤的功绩。

尾联“万壑松风秋愈壮,直将幽意问穹隆”则是诗人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不禁生发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之意,表达了他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游历阳明洞天为线索,巧妙融合了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追寻。

作者介绍

陈起
朝代:宋

陈起,字辅圣,沅江(今属湖南)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知宁乡、秭归、湘乡、萍乡等县(清嘉庆《沅江县志》卷二五)。嘉祐间为永州通判(清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
猜你喜欢

汝南范孟博祠

登车慷慨竟何成,危论俄教四海倾。

谁许夷齐伴归骨,尚留李杜与争名。

风流旧仰先贤传,月旦翻输后辈评。

门外汝流东去急,君看此水几回清。

(0)

山行杂诗·其三

道旁见樵衣,疑是虎啖馀。

侧身望中岭,半黍形蠕蠕。

须臾负薪至,低唱过我车。

为言山猫多,危语讶仆夫。

语罢入林去,顿使余心孤。

(0)

辛未九月廿一日,小集壶园赏菊,同人各以诗见贻,更唱迭和勉为酬答,共得诗八章合录之,聊纪一时之兴·其五

酒果延龄也学仙,引来诗思涌如泉。

花能绝俗何妨傲,笔自藏锋不觉圆。

风避炎凉殊款款,雨联今旧尚绵绵。

一时宾主东南集,雄辩高谈起四筵。

(0)

题朱春坞同年画箑墨竹遗迹·其一

翠竹参差一万根,森森玉立似儿孙。

知君腕里清风在,化尽轻绡淡墨痕。

(0)

冯子良太守重客吉州,喜得晤叙,别后题李明斋画《古梅双栖白头翁图》寄意,次韵答之,并致明斋·其二

雪泥鸿爪两忘不,天末怀人道阻修。

犹喜相逢吟二鸟,一时春意上枝头。

(0)

和荆山同年《秋草四首》次韵·其一

诗怀老去更情遒,感物因时起暮愁。

何止湖南情万里,又看原上岁三秋。

蒹葭正切伊人慕,杕杜还思君子游。

回首繁华真一梦,东风重与说瀛洲。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