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楼观》
《楼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老聃厌世入流沙,飘荡如云不可遮。

弟子怜师将去国,关门望气载还家。

高台尚有传经处,画壁空留驾犊车。

一授遗书无复老,不知何苦服胡麻。

(0)
翻译
老子厌倦尘世投入沙漠,像云朵般漂泊无法阻挡。
弟子们怜惜老师即将离开国家,关上大门凝视着气息,期待他归来。
高台上仍有传授经文的地方,壁画中空留着他驾驭牛车的景象。
一旦传授了遗书,他就不再年迈,不知为何还要食用胡麻。
注释
老聃:指老子,古代哲学家。
厌世: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
流沙:沙漠,比喻艰难或荒凉之地。
飘荡如云:形容老子的行踪不定。
不可遮:无法阻止或隐藏。
弟子:门徒,学生。
怜师:同情、爱护老师。
去国:离开国家。
关门望气:关闭房门观察老师的气息,以预测他的归期。
载还家:期待老师归来。
高台:高耸的讲坛或建筑。
传经处:传授经书的地方。
画壁:绘有图像的墙壁。
驾犊车:驾车牛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
一授:一次传授。
遗书:遗留下来的书籍或教诲。
无复老:不再衰老。
胡麻:芝麻,古代认为食用可延年益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楼观》,描绘的是老子(老聃)的故事。首句“老聃厌世入流沙”展现了老子对尘世的厌倦,选择遁入沙漠的隐逸生活。次句“飘荡如云不可遮”形象地刻画了他超然物外的形象,如同浮云般自由无拘。

“弟子怜师将去国”表达了弟子们对老子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他们望着国门,期待他能返回。“关门望气载还家”中的“关门望气”暗指弟子们通过占卜或观察气象来祈盼老师的归来,而“载还家”则寄托了他们的愿望。

“高台尚有传经处,画壁空留驾犊车”描述了楼观中老子曾经讲经授道的地方,以及墙上留下的驾车牛车的壁画,象征着他的教诲和精神犹在。

最后两句“一授遗书无复老,不知何苦服胡麻”表达了对老子仙逝的感慨,他虽然留下遗书,但人已不再,令人疑惑他为何还要服食胡麻(传说中的长生药),暗示了对生死和追求长生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老子的事迹为背景,寓言性地探讨了人生、生死和追求的问题,体现了苏辙深厚的哲学意蕴。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

自从图渤海,谁为觅湘娥。

白鹭栖脂粉,赪鲂跃绮罗。

仍怜转娇眼,别恨一横波。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五十八

去住楼台一任风,十三天洞暗相通。

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

(0)

赠道人

住山因以福为庭,便向山中隐姓名。

阆苑驾将雕羽去,洞天赢得绿毛生。

日边肠胃餐霞火,月里肌肤饮露英。

顾我从来断浮浊,拟驱鸡犬上三清。

(0)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其二

百幅轻明雪未融,薛家凡纸漫深红。

不应点染闲言语,留记将军盖世功。

(0)

送僧归江东

坐彻秦城夏,行登越客船。

去留那有著,语默不离禅。

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

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

(0)

彼名流兮左氏癖,意玄远兮冠今夕。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