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壁画云成,如能上太清。
影从霄汉发,光照掖垣明。
映筱多幽趣,临轩得野情。
独思作霖雨,流润及生灵。
粉壁画云成,如能上太清。
影从霄汉发,光照掖垣明。
映筱多幽趣,临轩得野情。
独思作霖雨,流润及生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名为《和中书侍郎院壁画云》。诗中的意境非常鲜明,通过对院内壁画云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仙界的情怀。
“粉壁画云成,如能上太清。”两句以富丽的笔触勾勒出壁上的云彩,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些云彩不仅仅是装饰,它们承载着诗人飞扬的灵魂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这里的“太清”指的是道教中的仙界,是精神追求的极致。
“影从霄汉发,光照掖垣明。”这两句则是对院中云光变化的细腻描写,“霄汉”意指高远的云端,而“掖垣”则是宫墙。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束缚的情感。
“映筱多幽趣,临轩得野情。”在这里,“筱”指的是细小的竹子,而“轩”则是宫殿前的台阶。诗人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的独特体验。
最后两句,“独思作霖雨,流润及生灵。”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他的心中所想象的是一场滋养万物的细雨,而这雨水不仅仅是自然之物,更是能够滋润每一个生命的精神甘露。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壁画云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同时,它也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集美学与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黄河从西来,万里走浊浑。
吕梁乃故道,势若逸马奔。
我来趋王程,至此日已昏。
挽夫识予意,驾牛乘夜喧。
滩回石乱斗,水与船相吞。
攀援一失势,转眼不可存。
巨缆虽云牢,怀畏时自扪。
须臾际安流,稍觉宁心魂。
因之劳其勤,斗米代双樽。
汝劳勿复道,吾侪赖君恩。
澧兰沅芷。是文郎当日,旧游之处。
生平说、屈宋衙官,拟重去襄川,将他部署。
翻怪香山,却贬技、填词赠与。
想落笔高吟,多应说向,君家老妪。亲写双钩小柱。
苦绝少红鹅,凭君携去。
况画将、一梦高唐,把纨扇招风,更添佳绪。
但到阳台,倘误惹、香云艳雨。
凭君莫寄招魂赋,梦中叨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