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命不扰天,富贵犹尘埃。
乞人倦行吟,冷酒方溢杯。
颇笑朱门高,中有病人哀。
华髻环锦衾,梦呓憎蒿莱。
蜉蝣眷晨晖,得生复何猜?
北邙萧条杨,当年千尺台。
瓦砾无片存,枯云散如灰。
时命不扰天,富贵犹尘埃。
乞人倦行吟,冷酒方溢杯。
颇笑朱门高,中有病人哀。
华髻环锦衾,梦呓憎蒿莱。
蜉蝣眷晨晖,得生复何猜?
北邙萧条杨,当年千尺台。
瓦砾无片存,枯云散如灰。
这首诗《托感十二章(其七)》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比贫富、生死与历史变迁,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首句“时命不扰天,富贵犹尘埃”以自然界的规律比喻人生的命运,指出无论富贵与否,在时间的长河中都如同尘埃般微不足道。接着“乞人倦行吟,冷酒方溢杯”,描绘了贫苦之人虽生活艰难却仍能自得其乐的情景,冷酒溢杯象征着满足与淡泊的心态。
“颇笑朱门高,中有病人哀”转折至对富贵人家的讽刺,指出他们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内心可能充满痛苦与哀伤。接下来“华髻环锦衾,梦呓憎蒿莱”进一步描绘富贵之家的奢华与虚幻,暗示其内心的空虚和不满。
“蜉蝣眷晨晖,得生复何猜?”以蜉蝣短暂的生命比喻人生,提出即使短暂也应珍惜存在的价值,不必过分猜疑或忧虑。最后“北邙萧条杨,当年千尺台。瓦砾无片存,枯云散如灰。”通过描述历史遗迹的荒凉与变迁,强调世事无常,一切繁华终将消逝,唯有自然规律永恒不变。
整首诗以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法则的恒定,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