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中天柱见已久,山外石梁今始观。
尊者力能回造化,会须移向柱头安。
荡中天柱见已久,山外石梁今始观。
尊者力能回造化,会须移向柱头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题石梁》。诗中描绘了对石梁的赞叹与向往,以及对其背后力量的敬仰。
首句“荡中天柱见已久”,以“荡”字开篇,暗示了石梁所在环境的广阔与壮观,而“天柱”则形象地描绘了石梁的高耸与稳固,给人以雄伟之感。诗人通过“见已久”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长久以来的仰望与期待。
接着,“山外石梁今始观”一句,将视角从天柱转向石梁,强调了石梁的独特与神秘,以及诗人首次亲眼目睹时的惊喜与感慨。这里的“今始观”不仅指时间上的首次目睹,也暗含了对石梁长久隐藏于世间的惋惜之情。
“尊者力能回造化,会须移向柱头安。”这两句是对石梁背后力量的赞美与期待。诗人将石梁视为具有超凡能力的存在,能够改变自然界的规律(“回造化”),并表达了希望将其安置在天柱之上,使之成为支撑天地的力量之一的愿望。这种想象既展现了诗人对石梁的敬畏之心,也体现了其对自然与力量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梁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力量与和谐的追求。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吾爱龙门子,解作无声诗。
今为玉堂客,留此粉墨奇。
满堂山水多佳处,何限清辉阜阳曙。
百道泉声缥缈间,几片云来欲飞去。
石门沙径逗微曛,飞红沓翠长氤氲。
仙人炼处丹梯近,野衲行边鸟道分。
房栊正对钟山色,龙龛苍茫岱溪白。
槃谷重逢李愿居,辋川复见王维宅。
主人兄弟俱好奇,酌酒鸣琴更下帷。
客至频移剡溪棹,兴来或赌山阴棋。
龙门绘事今无价,千里相思五云下。
我是林泉一布衣,为尔翻为有声画。
阿翁隐处何潇洒,竹屿南头凤丘下。
守道偏将谷口人,养拙应同汉阴者。
而今发白老丘樊,带经也或究微言。
生平不梦五陵道,嘉遁羞过七贵门。
世人未解此翁意,此翁心迹孤云是。
低头不肯揖陈蕃,食力何曾愧徐稚。
脱略凡机无世情,幽人野鹿伴经行。
秋风别墅黄花酒,夜火山厨绿芋羹。
有时濯足苔溪晚,放犊寒陂不知远。
几片青山荷蒉歌,半林落叶同僧饭。
盘石悬萝地更偏,独携高兴寄秋田。
且喜琴书应有托,蔡邕虽老仲容贤。
不弹贡禹冠,不结萧朱绶。
几处移家任转蓬,半生失路唯耽酒。
兔园挟策也徒然,欲逐长沮学种田。
秋风四面相如壁,旧物空馀子敬毡。
异乡沦落无朋友,论交昨日今何有。
误将偃蹇对时人,岂谓新知不忠厚。
万事萧然一布衣,白头梦想故山薇。
抱琴欲奏猗兰曲,目送云天一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