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松江金文振同知》
《寄松江金文振同知》全文
元 / 叶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北州太守近新归,湖海飘零兴已违。

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

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

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

(0)
鉴赏

这首元代叶兰所作的《寄松江金文振同知》诗,描绘了一位北州太守归乡后,心境与过往生活的对比,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北州太守近新归”,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归家的事实,暗示其曾远离家乡,如今归来,情感复杂。接着“湖海飘零兴已违”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在经历了湖海漂泊之后,内心的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许是对过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或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两句,通过服饰的转变,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的华丽回归到朴素的生活状态,锦绶(官服上的装饰)被藏起,乌巾(古代官员或士人常戴的帽子)与木棉衣(平民穿着的衣物)的搭配,既体现了身份的落差,也暗示了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引用了两个典故,张翰因思鲈鱼而辞官归隐,陆机则因鹤鸣而感叹人生。这两句诗借用了古人归隐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然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留恋与无奈。

最后,“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频繁的书信往来,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含了岁月流逝、故人难见的感慨。白头相见,意味着时光荏苒,曾经的伙伴可能已经老去,相聚的机会变得稀少,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友情珍贵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乡后心境的变化、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与归隐之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叶兰

叶兰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五言·其十六

妙妙妙中妙,玄玄玄更玄。

动言俱演道,语默尽神仙。

在掌如珠异,当空似月圆。

他时功满后,直入大罗天。

(0)

荅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

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

新开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0)

嗟发落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

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

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

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

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

(0)

临高台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

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当尽忠。

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宜居此宫。鹄欲南游。

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

毛衣摧颓。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0)

挽张之洞联

真儒事业,笃裕本原,缅当年抚晋遗规,沃润沛先河,凡奠三江、靖重湖、绥百粤,经世远猷,翕从諴民利物之旨,推嬗而来,愿天下读书人,勿看成两截;

诚臣设施,恫完晚节,念仓卒安刘大烈,艰危措磐石,与汉本始、唐永贞、宋治平,定荥元老,力争补天浴日之功,担当以去,非古之名世者,孰辨此千秋。

(0)

苏堤怀古三首·其二

野眺西陵西更西,白公堤尽即苏堤。

荷花潋滟迷舟入,柳色阴浓只马嘶。

三竺两高烟漠漠,四贤一去草萋萋。

祗宜明圣湖边月,仍向风篁岭上低。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