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
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
新开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
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
新开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这首诗描绘了东阳山水的美丽景色,并且提到了沈隐侯曾在此地,显然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致敬。通过“化得邦人解吟咏”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这块地方文化底蕴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当地百姓能够像过去那样欣赏和传颂这份美丽的愿望。而“如今县令亦风流”则显示了对现任县令品行的肯定,认为他也是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
接下来的“新开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描绘,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地方。这里的“新开谭洞”可能指的是一处新的发现或者开发的景点,而“远写丹青到雍州”则是对这份美景持续到远方的描绘,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最后,“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则是在说,即便是普通的画师,在这个季节也能够捕捉到这种美丽的景色,并将其传递出去。这里的“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段,而“凛生秋”则是在形容即使在酷暑中,艺术家依然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这种对比增添了一份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东阳山水之美,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风流志士的赞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
平乐灯宵闹如沸,灯火烘春笑声内。
盒奁来往斗芳邻,手帕绸缪通姊妹。
东家西家百络盛,妆殽钉核春满檠。
豹胎间挟鳇冰脆,乌揽分搀椰玉生。
不论多同较奇有,品里输无例陪酒。
呈丝逞竹会心欢,褒钞裨金走情友。
閧堂一月自春风,酒香人语百花中。
一般桃李三千户,亦有愁人隔墙住。
山行见石轴,黄荣大而华。
一花合群英,径可半尺奢。
团团缀末干,兀兀无傍桠。
或如罥綵鞠,或如撑秋瓜。
烂漫山谷间,仙人唾馀霞。
性不利羊食,其生天所赊。
踯躅本山榴,又以红见誇。
且致是非间,未暇披金沙。
谁能别为名,美如洛阳花。
感兹在隐约,把玩令人嗟。
姿容牡丹比,但未收姚家。
蓬荜困遗贤,荆布裹贞娃。
取酒载酹之,下山西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