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轩观月呈兴宗叔》
《小轩观月呈兴宗叔》全文
宋 / 陈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

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

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

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

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

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

燎炉宿残火,尚可温新酿。

数杯遣沉冥,万虑一时放。

谁能外形骸,于世无所仰。

晤语一亭间,颓然齐得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小轩中观赏月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描绘了小轩周围的环境,竹子从屋顶伸出,营造了一种幽静而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两句,通过“寒蟾”(月亮)和“漏疏明”(月光稀疏明亮),以及“碎影罗屏障”(月光在竹叶间散落,如同罗网般铺满四周),生动地展现了月光洒落在竹林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向往,虽然羡慕邻居家的豪华园林,却因某种原因无法前往探访,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深意。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表明诗人对山林之美的欣赏,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宏大景观,都能让他感到满足和平静。“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强调了心灵的平静对于欣赏美景的重要性,景物的美源自于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的几句“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霜风、曲沼、飞鸣的禽鸟和杉松的回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燎炉宿残火,尚可温新酿。数杯遣沉冥,万虑一时放”描述了诗人点燃炉火,温酒解忧的情景,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谁能外形骸,于世无所仰。晤语一亭间,颓然齐得丧”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即使在亭间交谈,也能放下得失,达到心灵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渊
朝代:宋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猜你喜欢

拟古少年从军四首·其四

据鞍斩单于,拔纛戏旋舞。

馀勇无所施,搏得阴山虎。

献馘入汉廷,金印照旗鼓。

拜爵当上公,赏赉出珍宝。

主上方好少,分功殊黜武。

列侯半男宠,自愧同姣好。

惟愿归南山,射猎能供母。

(0)

寻智者洞

蓝上一岩幽,云烟古藓秋。

迹因龙象划,名为圣贤留。

石乳千花迸,龛香万木稠。

从来积劫后,剩有几冥搜。

(0)

送谭影木再游吴·其一

终漏不成寐,络纬相促急。

惊听歌骊声,起视江水立。

征车候启明,壁幰初霜入。

故人千里意,鹬毳不遑缉。

想及春明时,还袂珠衫湿。

别路委粉滋,柳花天外泣。

(0)

与左法师订游罗浮

真官白凤骖,来往菊花潭。

篱落龙公长,乡音木客谙。

湫香铁桥远,草色日峰含。

共许逢黄野,如今尚一堪。

(0)

送熊博士羽人度海之文昌·其一

横经依绝岛,津筏意如何。

一片浮天色,千秋化雨过。

异香丹窨发,仙液锦林多。

遥忆南云响,春风鼓瑟歌。

(0)

莲云栈

翠阁连层岩,岖嵚疑九坂。

振履飞云生,地奇心自远。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