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日日俯清湍,洗竹年年斩恶竿。
十顷玻璃秋色静,一林竿籁晓声寒。
凉风有意生天末,明月无边照水端。
谁谓过清难久处,愚溪元自不相安。
凭栏日日俯清湍,洗竹年年斩恶竿。
十顷玻璃秋色静,一林竿籁晓声寒。
凉风有意生天末,明月无边照水端。
谁谓过清难久处,愚溪元自不相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清冷的山水景象。开篇“凭栏日日俯清湍”和“洗竹年年斩恶竿”两句,通过重复动作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之美的不断领悟。“十顷玻璃秋色静”一句,以“玻璃”比喻水面光滑如镜,显示出诗人对景物细腻的观察。接下来的“一林竿籓晓声寒”则通过对早晨树林中风吹过竹叶的声音描写,传达出清晨的宁静和凉意。
后两句“凉风有意生天末,明月无边照水端”更是诗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之处。诗人似乎感觉到了秋风的意境,它在天际轻轻吹拂,而那轮明月,则如同没有边际一般,静静地映照在水面上。
最后两句“谁谓过清难久处,愚溪元自不相安”表达了诗人对这般景致的独特感受和态度。诗人并不认同那种认为环境太过清冷就会难以长久居住的观点,而是觉得自己与这片宁静的自然环境格外投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细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的情感体验。
沙棠之舟木兰楫,浅塘曲渚纷相入。
凉风拂水水欲波,洞庭无人愁奈何。
此时片月当人起,哀猿苦啼啼不止。
何处参差吹夜阑,相思移注繁声边。
金幢翠蕤骄不前,九疑滴滴空翠寒。
夜久风吹月西堕,欲堕不堕曲入破。
雨云揽江色,偃蹇破昏睡。
千花闭红紫,妙见一室内。
披衣行夜永,明月在船背。
微风过萧瑟,古柳立苍翠。
翛然一蒲团,坚坐觅诗对。
我生无南北,所到意趣遂。
孰知十年游,保此清净退。
颇念城北人,结友老杉桧。
漫随长铗归,甘作短檠弃。
出门万里涂,已驾安得税。
何当持被来,把酒相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