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军始兴,将家出南郭。
兹辰正重九,炊烟静墟落。
奔窜忧甲兵,漂零任沟壑。
偷生竟何幸,一贫宛如昨。
念离伤独游,对酒忽不乐。
君山渺何许,篱菊亦落莫。
愁多客发稀,世乱生事薄。
坐久一长叹,飞云度高阁。
忆昔军始兴,将家出南郭。
兹辰正重九,炊烟静墟落。
奔窜忧甲兵,漂零任沟壑。
偷生竟何幸,一贫宛如昨。
念离伤独游,对酒忽不乐。
君山渺何许,篱菊亦落莫。
愁多客发稀,世乱生事薄。
坐久一长叹,飞云度高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对比的深刻感慨。开篇“忆昔军始兴,将家出南郭”,诗人回忆起往昔军兴之时,自己作为将领离开南郭的情景,引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接着,“兹辰正重九,炊烟静墟落”描绘了当下重阳节的宁静景象,炊烟袅袅,村落一片寂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奔窜忧甲兵,漂零任沟壑”两句,诗人以“奔窜”和“漂零”形容战乱中人们的流离失所,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偷生竟何幸,一贫宛如昨”则表达了在艰难岁月中苟且偷生的无奈与辛酸,以及贫困生活的持续不变。
“念离伤独游,对酒忽不乐”表现了诗人独自出游时的孤独与哀伤,即使饮酒也无法排解内心的愁绪。“君山渺何许,篱菊亦落莫”通过描写远处的君山和篱笆旁的菊花凋零,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愁多客发稀,世乱生事薄”反映了诗人因愁绪深重导致头发稀疏,世道混乱使得生活日益艰难。“坐久一长叹,飞云度高阁”结尾处,诗人长时间坐着发出长长的叹息,而天空中的白云却自由自在地飘过高高的楼阁,这一对比,更显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意味。
荒风吼其前,大雷击其后。
人言黄昏雨,此意无乃骤。
飘飘岂恶声,侧耳听檐溜。
一睡喜暂凉,破窗落星宿。
明朝看东方,老火已复昼。
起行视畦陇,微露泫深秀。
枯沟涩不流,焦块濡未透。
看看岁云秋,槁死念谁救。
滥兴桑羊诛,妄使土龙斗。
彼巫乃诬尔,拜舞杂符咒。
举头亦茫茫,万一幸天漏。
云行则雨施,坎画自羲后。
为霖有真源,中路困坑窦。
眼前苍狗姿,津润岂能漱。
何当捲江海,九万广天覆。
有祷恐未迟,帝阍吾欲叩。
夜郎溪中七香木,长身一握如紫玉。
向来蛮村已自奇,耻与龙涎斗馀馥。
誓将膂力奉君子,度越山岩走穷谷。
夫君得此不自珍,要当助我扶衰独。
忆昨与君骑竹马,健力随群走黄犊。
看看四十老形具,此物胡为苦催促。
世间行险岂吾徒,且卧方舟同结足。
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
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
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
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鍊师天上仙。
玉华楼高瞰平川,白日下界黑鬼缠。
帝曰汝往予详延,鼎转九丹书八篇。
清风来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绵。
青骡白鹤忘岁年,是家仙种张祖先。
椒子红熟丹浴泉,酿成白酒斗十千。
先生日日贪醉眠,为我寄语来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