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懒不出,真成住夏僧。
肝肠虽自苦,面目得人憎。
处世若大梦,学禅犹小乘。
早知文字误,更用读传灯。
闭户懒不出,真成住夏僧。
肝肠虽自苦,面目得人憎。
处世若大梦,学禅犹小乘。
早知文字误,更用读传灯。
这首诗《读传灯录》由金代诗人史肃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世事以及禅学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首联“闭户懒不出,真成住夏僧”,开篇即以“闭户”、“懒”字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仿佛是遁入空门的僧人一般,选择在夏日里闭门不出,远离尘嚣。这种行为看似超脱,实则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颔联“肝肠虽自苦,面目得人憎”,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在情感上承受着痛苦(“肝肠虽自苦”),但这种痛苦却可能因为他的行为或态度而让他人感到不悦(“面目得人憎”)。这反映了诗人既渴望自我实现,又担心因此引起他人的误解或反感的复杂心理。
颈联“处世若大梦,学禅犹小乘”,将人生比作一场大梦,暗示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谦逊,认为自己的悟道还只是“小乘”,尚未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实践。这既是对自身修行境界的自省,也是对禅学深奥之处的敬畏。
尾联“早知文字误,更用读传灯”,则是诗人对过往的反思与觉悟。他意识到,文字(包括佛经、禅宗典籍)虽然能引导人们走向智慧之光,但也可能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因此,他感叹如果早知道文字的局限性,或许就不必花费时间去阅读这些典籍了。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真理追求的深度思考,以及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体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禅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次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探索,也是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追问。
繄余苦行役,浪迹曾未休。
偶爱风日佳,拟作湖山游。
旧侣有好怀,慷慨念同流。
开尊浮采鹢,荡桨随轻鸥。
舟中望三竺,恍惚如丹邱。
遂挟寻幽兴,倘遇飞仙俦。
玄关一以入,神赏喜相酬。
良辰不再逢,后会如此不。
且进掌中怀,共扫心上忧。
人世悠悠尔,身外复何求。
伊昔还山时,结庐依古寺。
绕砌植松篁,环轩披薜荔。
春色入虞园,四顾罗苍翠。
石池湛碧空,水暖游鳞戏。
闭户谢嚣尘,逍遥忘俗虑。
颇谐静者心,稍适幽栖志。
一朝谒承明,射策不得意。
薄宦系微躯,欲返焉能至。
新恩讵易酬,旧业忽如弃。
伫想春风深,落花应满地。